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海安法援:践行“两在两同”,用初心温暖民心
2021-09-13 16:51:00  来源:尚法海安

  海安市司法局将“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抓手和首要民生工程,精准对接、优化服务,努力将法律援助送到困难群众的身边。

  精准对接,让法援政策走近需要的人

  

  走进海安市白甸镇婚姻家庭法律服务中心,3.8米高的“甸上桃源”全生命周期普法桃树、婚姻家庭及妇女权益保障相关法律序时轴等法治元素陆续映入眼帘,普法活动区整齐摆放着粉色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律援助申请指南。
  这里是白甸镇妇女儿童定期活动的场所,也是法律援助联络点。司法所干事经常走进这里给妇女干部、村民代表们作法治宣讲,宣传法律援助职责。
  为让法律援助政策更贴近群众,海安司法局在实体化运作职工法律援助等站点的同时,通过设点+摆摊方式向特定领域延伸触角。针对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要求,在看守所设置法律援助宣传点,印发刑事案件法律援助指南3000余份。在行政复议受理窗口投放法律援助告知单,宣传法律援助职能。深入外地务工人员集中的建筑工地等,发放法援宣传资料,宣传防疫法律法规及外地员工就地过年相关优惠政策,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
    
  “您好,在吃饭呢。这是法律援助联系卡,法律援助是政府出钱给困难的人请律师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有不懂的可以打电话12348……”司法所干事跟村法律顾问走进低保对象家中,发放社会救助对象联系卡。为提升走访效率,他们常常选择在吃饭时间上门。
  聚焦重点人群宣传,海安司法局主动对接民政、残联,摸清低保对象、特困对象和重度残疾人底数,制作1万份社会救助对象联系卡,由各区镇组织法律顾问等入户宣传发放。在市少儿康复中心为残疾人专题讲授“残疾人在劳动争议纠纷中的维权途径”。针对未成年人,联合教体局及相关部门,按每校至少3名的标准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宣讲进校园、进培训机构活动。结合重阳节等时点,连续多年部署“法律援助宣传周”活动,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等方式入村开展宣传。

  优化办理,让法援服务帮助困难的人

  看到雨天上门服务的司法所干警李春霞,八旬老翁冯某牢牢握住他的手。冯某等人早年随丁某在外地建设工程项目打工,由于种种原因丁某未与其结算工资。冯某等称自2007年至2009年共拖欠工资15万余元。因丁某挂靠在某建筑公司,冯某等9人遂向建筑公司追要工资。因协商未果,冯某写信向镇信访等部门反映。司法所获悉情况后,考虑到冯某年龄和身体因素,安排专人登门,详细告知法律援助办理流程等事项,为其办理了相关手续。

  为群众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海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断优化受理机制,对群体性、突发性的特殊案件开通“绿色通道”,当日受理、当日指派、当日约见,对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案件实行“容缺受理”、快速办理,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重残对象提供上门服务。法律援助工作站入驻刑事一体化综合办案中心,为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提供即时服务,区镇法援工作站实行代办机制,一站式提供法律援助咨询、指引及代办服务。

  

  史某等17人系某复合纤维公司职工。公司因经营困难,2013年3月起未能按时足额支付工资,至2015年2月底停产。此后,史某等多次向公司讨要工资。2020年7月,公司管理人员出具“拖欠工资明细表”,但仍未支付遂成纠纷。2021年1月12日,史某等向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承办律师接到指派后,主动向受援人了解案情,收集相关证据材料,代写劳动仲裁申请书。经仲裁委组织庭前调解,2月9日,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通过绿色通道受理、快速办理,困扰史某等数年的纠纷在一个月内办理完结。

  “办案质量是法律援助的生命线”,法援中心主任桑江说。他们聚焦办案质量问题,梳理形成《海安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业务操作规范》,明确在法律援助承办、归档等流程中,承办人员及承办机构办理案件的职责、时限和标准要求。聚焦档案管理,制定《法律援助中心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援助中心及承办人卷宗材料归、借、管等规范要求,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

  扩大影响, 让法援工程温暖更多的人

  2019年9月,许某等人被派遣至沙特阿拉伯从事建筑瓦工、木工等工作。因建筑方资金及新冠疫情等原因,工程自2020年2月起处于停工状态。2020年8月中旬,许某等被安排返回国内,因要求公司支付停工工资差额及退回押金遭拒引起纠纷。2020年8月29日许某等数十人到法援中心申请法律援助。 

  法援中心受理案件后,因涉及人数较多,将情况通报总工会等部门,与承办律师等进行通案。其后,律师带工人代表多次到仲裁委,参与纠纷协调。根据海安职工维权“六位一体”机制,在总工会、人社局、法院、检察院、法援中心及公司代表等参加的案件协商会上,承办律师提出结合本案证据,公司应当退还押金、补足工资差额的意见,得到大家认可。经多方充分沟通协商,公司与受援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针对劳动争议等常见纠纷,法援中心建立健全联动机制,与人社部门联合上门查证固定相关证据,商请检察院派员支持案件,定期与工会、法院、劳动仲裁委员会等召开四方联席会议,邀请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纠纷调解,最大限度聚集化解纠纷合力。70%的群体性纠纷通过调解实质化解,职工拿到了“血汗钱”,企业卸下了“紧箍咒”,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为律师点赞”,网友在抖音视频“参战老兵遇车祸,法律援助帮其维权”下的评论获得了94个赞,该视频获得了3549个网友点赞。将典型案例拍摄成短视频通过抖音平台宣传是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和影响力举措之一。此外,他们还注重名优律师、典型案例培树,在司法日向社会发布2020年度十大法律援助典型案例,在学习强国、《新华日报》等媒体报道法律援助案例10余篇次,通过海安日报、“尚法海安”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群等媒体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造全社会认可和支持法律援助的良好氛围。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