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者,锋利也!把者,方向也!“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机关的殷切期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这场“刀刃向内”的延安整风“”,全面聚焦政法队伍中的突出问题,剑指长期存在的“积弊沉疴”,确保“刀把子”始终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
“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教育整顿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启东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市委书记、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李玲的话掷地铿锵。过去几个月里,全市政法系统聚焦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抓好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工作,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力度空前的自我革命。
夯基补钙,以“理想信念”铸“政治忠魂”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习教育,是教育整顿的重要环节,也是必须贯彻始终的关键一步。
围绕“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启东坚持把政治、党史、英模、警示四项教育融合推进,出台具有本土特色的政治理论学习“四个一”实施意见。广大干警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上好政治教育“第一课”、红色传承“初心课”、反面典型“警示课”、政法英模“思齐课”,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创新实施“一把手”抓教学、听民意、谈感悟“三个一工程”,市委书记李玲率先上主题党课,形成“头雁效应”。政法各单位主要领导亲自组织、带头开展本单位政治轮训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一把手”上党课15场,组织政治轮训10场,邀请专家讲座12次。7月开始,利用教育整顿“回头看”的契机,重点推进党史学习,组织收看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参观“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夯实忠诚纯洁可靠的思想根基,让政法队伍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书中寥寥几笔,却是他们极为珍贵的一生。我们要增强职业神圣感和使命感,从党史中汲取源源不断的智慧和力量,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中,一名干警在历史文物、革命资料、英雄事迹的陈列柜前伫立良久,发自肺腑地感慨。
2场警示教育大会、3部警示教育片、4批次干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一系列“5.10”思廉日活动,用最鲜活的事例、最直观的展现,教育引导广大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在观看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视频以及教育片《警戒》时,一个个现身说法的案例,一幕幕掩面而泣的忏悔,给在场所有人上了一堂直击心灵的廉政教育课,达到了“警示、教育、体验”三位一体的效果。
开展“当好一天网格员”、“跟班先进找差距”等主题实践活动,先后评选基层政法先进集体19个、先进典型干警77人,举办政法英模报告会、事迹宣讲会7场次,引导激励广大干警立足岗位职责,奋力担当作为。“作为政法干警,要永葆本色,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这是“新时代政法先锋”蔡红辉写下的感悟。在他看来,此次教育整顿要解决思想根子问题,真正在本职工作之中做到忠诚、纯洁、可靠。
此外,“警队专家”王亚军、“极致所长”陈俐、大龄“小”干警陈卫红、新时代检察“工匠”周楠、“为民先锋”杨帅民等来自基层一线的政法干警也纷纷通过“启东政法”公众号,晒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让人真切感知平凡政法英雄身上的人性光辉。
心定则谋定,谋定则事成。政法事业的发展要靠千千万万政法干警的忠诚奉献和不断铸造。只有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第一位,才能不断增强政法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刮骨疗毒,持“向内刀刃”除“积弊沉疴”
查纠整改环节是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中心环节,问题查纠深入不深入、整改彻底不彻底,直接决定着教育整顿的成效。
围绕“问题线索”“六大顽瘴痼疾”及其他突出问题,启东牢牢把握“严”字主基调,始终持续发力,攻坚破难,全面深入查纠问题,坚决清除政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实打实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执法司法公信力的难点问题。
以自查自纠为切入点,线上线下发布《给全市政法干警及家属的一封信》,分层分级开展谈心谈话2751人,填报《自查事项报告表》2978份,教育引导干警放下思想包袱。先后召开民主生活会5场、组织生活会61场,开展“政治忠诚”专题剖析交流和测评,领导干部带头查摆存在问题、剖析思想根源,签订《严格执行“三个规定”承诺书》,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以问题线索为突破点,严格落实移交、会商、督办等机制,上级交办的问题线索均已办结。统筹推进“四案”“七查”,开展涉黑涉恶案件评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清查、队伍建设专项巡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均已落实整改。
以顽瘴痼疾为着力点,分条线、分领域排查整理“六大顽瘴痼疾”的具体表现,涉及执法服务不精准、业务数据填录有瑕疵、信息违规查询等方面,通过专项整治切实解决队伍中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不纯的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突出问题。并加强常态化预防整治,防止旧病复发、再添新疾。
严则正气充盈,严则百毒不侵。只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壮士断腕的魄力、刮骨疗毒的决心,才能全面正风肃纪、反腐强警。
倾情服务,化“急难愁盼”为“畅易乐实”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启东始终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思路,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先后召开2次新闻发布会和3次座谈会,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80条。
“面对面座谈,毫不避讳找问题,可以直接把老百姓关于教育整顿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带到这里。”一位市民代表在座谈会上激动地说。与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律师、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政法队伍督察员、案件当事人和群众代表等各界代表,围绕政法单位顽瘴痼疾整治、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提升执法司法质量、优化便民利民举措等方面,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和建议。
“针对近年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漏洞,希望政法机关能够提供常态化的涉企刑事风险防控法律服务。”座谈会上,一位企业代表向启东市检察院提出建议。8月27日,检察院举行了一场护航民企新闻发布会暨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会签活动,依法推进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工作,有效惩治预防企业违法行为。
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在政法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针对政法改革惠民、服务保障民生、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平安建设问题,集中推出“十大惠民项目”。市法院与人社部门共建劳动人事裁审衔接机制,累计发放执行款4.1亿元,打造“多元一体”解纷新模式,道赔案件“643”诉前调解模式在南通全市推广。市检察院开展“精准普法月月行”活动,做好“呵护花蕾·预防性侵”主题宣传教育,完善“检网融治”公益诉讼工作机制;市公安局成立“全民反诈联盟”,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同比下降36.9%,“公安户政一件事、出生落户一次办”获评全市“放管服”改革“十佳创新案例” ;市司法局开展律师和公证行业整治,推进“太阳花”四位一体“爱伴童行”志愿服务工作,为群众办理告知承诺事项470余件。
抓源治本,织“制度防线”促“常治长效”
针对“三个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启东适时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回头看”,把问题整改与建章立制有机结合。瞄准补短板、正风气、提能力工作方向,重点健全正风肃纪、规范执法、能力提升、交流轮岗4类长效机制,建立执法监督、政治督察、队伍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82件。
健全政法干警交流轮岗机制作为总结提升环节的重要内容,6月,通过开展政法队伍建设专项巡查,对各单位近5年干警交流轮岗情况进行初步摸底。8月初,对领导班子成员、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主要领导的交流轮岗情况进行统计。随后,市委政法委协同市委组织部,结合中组部《关于进一步推动市县级政法机关领导干部交流的指导意见》《公务员转任规定》以及南通政法干警交流轮岗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下发了《启东市政法干警交流轮岗实施办法》。指导政法各单位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干部换届选举、干部调整等时机开展交流轮岗。督促各单位加强请示报告,动态掌握新情况新变化,为深度研判干部队伍资源等提供依据,推动政法干警交流轮岗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此外,启东着力推进“跑好第一棒,奋进新征程”实践活动,聚焦重大项目保障、营商环境打造、长江大保护、社会治理现代化等重点工作,成立由主要领导带队的重大项目服务专班,建立职能部门与企业挂钩联系制度,解决企业发展难题。通过设立“纠纷巡回审理点”、运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健全案件快侦快办机制、组建“法律服务团”等多项措施,常态化提升涉企涉项目的重大敏感纠纷案件的处置力度,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启东、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作出更大贡献。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历经6个月的淬火打磨,解决了一批顽瘴痼疾、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推出了一批惠民举措,启东政法系统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政治忠诚进一步筑牢,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干警面貌焕然一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启东、法治启东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