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握拳,竖起的大拇指弯曲两下,当这个特殊的手语“谢谢”展示出来时,在场的所有检察人员都忍不住红了眼眶。近日,当启东市检察院向其送达《国家司法救助决定书》时,这名特殊的被害人聋哑人徐丽(化名),向检察人员表示了她的感谢。
2021年6月,一起聋哑人被伤害案引起了江苏省启东检察院第五检察部检察官的注意。这起案件的被害人徐丽家庭十分特殊,妻子徐丽系聋哑人,丈夫则瘫痪在床无法自理,家庭十分贫困。案件发生后,徐丽受到惊吓,变得胆小怕事,对生活影响极大,家人由于无法与其进行有效沟通而对此情况束手无策。检察官在掌握线索后,第一时间便与其女儿女婿取得了联系,得知被告人虽已向徐丽家庭作了一定赔偿,但这个残疾人家庭却依然存在着极大的现实困难。
“残疾人救助应作为弱势群体的重点救助对象来开展,对遭受犯罪侵害的残疾人积极予以救助,才更能发挥检察机关的国家司法救助效能,传递司法温暖。”启东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印春柳介绍说。经过充分的调查评估后,启东检察院认为,虽然被害人已经得到部分赔偿,但是鉴于其极其特殊的家庭情况与被害人本身系残疾人这一客观事实,理应得到司法机关更多的关爱。最终该院决定启动涉贫困当事人的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审批程序,并得到了审批机关启东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为徐丽争取到五千元的救助金。
救助金到位是否就意味着检察机关的司法救助到位?徐丽的家庭经济生活今后怎样?她不能言语又受过创伤的心理情况怎么样?这些问题一一在启东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的脑海盘旋。综合徐丽案件情况,经过科室讨论,案件承办人将徐丽纳入该院“司法救助+爱心对接”工程,对接被害人所属乡镇民政、妇联,及时关注被害人及其生活重度困难近亲属是否纳入社会救助;对接被害人所属村委会,及时关注被害人案后的生活、经济情况;对接被害人成年近亲属,及时关注被害人案后的心理情况,教育引导其关心关爱被害人生活及心理问题,必要时及时联络以便检察机关介入专业心理老师进行排解辅导。经过多次电话及实地回访,当地民政部门、村委会也高度配合,承办检察官了解到徐丽已纳入优抚机制、其瘫痪丈夫也有重残补助,目前生活状态良好,子女孝顺。而承办检察官今后仍将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徐丽进行回访,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撑起她的专属“晴空”。
“救就要救到底,一次救助、长期关怀是我们司法救助的宗旨。”该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何玮介绍道。今年以来,启东市人民检察已累计发放国家司法救助金20.1万元,惠及困难当事人十人,其中残疾人3人,因伤致残人员1人。
作者:谢先丹 秦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