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开展以来,南通市如东县公安局坚持党史学习教育与队伍教育整顿相融合推进,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总要求,结合“开门纳谏”“开门整顿”等系列活动,切实把成果转化作为检验和衡量标准,进一步创新载体抓结合、抓推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扩大成果转化,取得良好效果。
问效于学,提振精神风貌开新局
抓红色教育,传承为民初心。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该局相继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书画展,印发先进典型事迹汇编,开设“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党史观”理论大讲堂,邀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依托警示苑开展《恩来精神》、《百炼成钢》等视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民警秉承忠诚为民初心,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好红色血脉。
抓典型引领,激发为民情怀。组织“铆足牛劲、激发狼性、奋进新征程”典型事迹宣讲活动,看一部视频、诵一段经典、讲系列故事等形式,进一步弘扬英模精神,学习身边典型,激励奋勇争先;开展“跟班先进找差距、凝心聚力再出发”活动,开展机关和基层相互跟班交流,形成以老带新、以优促新、互学共进的良好局面。
抓形象建设,务实为民担当。聚焦担当作为,注重实干导向,在全县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激扬“狼性”精神、锤炼“牛劲”品格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价值引领、养成教育,把“敢打硬仗、善打胜仗”的作风充分体现到解民难、排民忧、护民安等各项工作中,切实引导广大民警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问策于企,推进服务发展再升级
立足护航经济发展,结合已出台的《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十项措施》,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抓手,进一步优化助企服务。
健全警企联系挂钩制。沿袭深化如东公安“警企抱团”制度机制,按照“一项目一企一群”原则,建立由挂钩局领导、警种部门、派出所主要负责人、项目相关负责人组成的“警企直通”微信工作群12个、以社区民警为单位建立44个警企工作微信群、针对涉外企业建立2个服务群,第一时间发布涉企政策、预警信息,接受意见建议,提高服务保障效率。期间发布防范类宣传320余条,接受咨询500余人次,接受群众意见39条。
优化助企服务“直通车”。进一步优化如东公安“微警务”,升级完善“助企直通车”平台,为企业提供联系直通、预约直通、服务直通、办事直通、投诉直通服务,随时在线提供优质、高效、便利服务。截止目前,已印发推广使用手册1500本,通过面对面、线上教程引导,积极提倡在线咨询,先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个,回应解决各类线上诉求89件。
成立“安全顾问”小分队。以推动建立“助企安全顾问团”为抓手,并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重点围绕保卫内外安全、优化治安环境、做强警务服务、做实“深蓝”行动等助企顾问八大任务,明确了104家企业对应局领导的挂钩联系责任,成立了5个“安全顾问团小分队”,延伸至属地基层所队,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奋进新时代、跑赢新征程。
问需于民,力行为民办事践初心
结合“开门纳谏”“开门整顿”听民声、集民意,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为契机,推动民生服务落地落实。
五进五访暖民心。以“五进”“五必访”系列活动为载体,围绕化解矛盾纠纷、清理信访积案、攻坚反诈治理、侦破民生案件、优化便民服务,开展化解矛盾大接访、倾听民意大走访、案件办理大回访“三类访”,做到倾听群众呼声、征集意见建议、梳理突出问题、解决实际困难。期间共走访特殊群体、困难群众97户,征集意见建议42条,为群众“办好一件事”55件。
交管服务便民行。扎实推进队伍教育整顿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便民利民各项举措落实落地,不断强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执法服务质效,进一步方便市民“就近办、快速办”。针对交通违法处理点位较少的问题,交通警察大队在全县各镇区增设了11个交通违法处理服务点,开展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业务,目前,全县各镇区交警中队均可办理交通违法处理业务,实现了镇区全覆盖。
窗口改革解民忧。结合“窗口服务质效不佳”等问题整治,拟在政务中心窗口配置自助发证机,申请人可以24小时自助取证,提供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办实事。同时在重大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所在地的长沙派出所以及主城区的人员聚集地亚萍广场建设e警务24小时便民服务站,为周边群众提供21项高频次公安服务事项办理。
平安前哨护民安。依托“平安前哨”工程建设,充分整合社区民警、网格员以及群防群治各方力量,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今年以来,结合反诈防诈社区宣传,共发放各类反诈资料90万余份,服务群众1300余人次;为应对“五一”期间强对流天气袭击,县公安局组织全局警力深入辖区抢险施救,处理人员被困5起,紧急转移安置49人,接处房屋倒闭和受损警情26起,汽车受损警情339 起,数百名警力清理路障、堵点疏导、事故处理、隐患排查,充分彰显了如东公安“为民办实事”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