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蒋小云立足岗位职责,勤奋好学,锐意进取,从一名书记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审判一线骨干法官。2017年调入基层法庭工作以来,她始终牢记“司法为民”宗旨,积极服务镇区发展大局,主动多办案、办难案,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她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多篇案例在《人民法院报》《江苏法治报》等报刊上发表,撰写的学术论文获全市法院第二十六届学术讨论会三等奖。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被南通市中院和如东法院授予“办案标兵”称号,并被南通中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被如东县政府记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多次。
【采访手记】
寒来暑往练就“拼命三娘”
“拼命三娘”是采访如东法院洋口港法庭庭长肖文明时对蒋小云的评价。个子不高、身材弱小的蒋小云却怎么也让人难以与“拼命三娘”的名号联系起来。但当笔者走进蒋小云的办公室时,高高垒起的卷宗和台历上密密麻麻的开庭安排已然露出了“蛛丝马迹”。
可以想象,对于一位基层法庭的女法官来说,一边是需要照顾的家庭,一边是自己热爱的法官职业,如果没有一股拼命的干劲,是很难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坚持下来,更别说脱颖而出、干出成绩。
在和蒋小云交谈的过程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她办过的形形色色的案子和案子背后的故事。她说,法官可能一辈子都在和案子打交道,但绝大部分老百姓可能一辈子就遇到这一个案子,也许就这样一个案子就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法官面对每一个案子,要存敬畏之心,怀为民之情,以履薄冰、烹小鲜的责任感审查好每一份证据,准确认定每一个事实,下好每一份判决,真真切切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
正是在这种责任和使命的感召下,十五年寒来暑往,面对每一个案子蒋小云都不敢懈怠,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繁重的办案任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拼命三娘”的侠骨柔情在她身上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主要事迹】
真心守初心,芳华践使命
法院人的初心与使命,体现在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每一个具体案件中,体现在耐心、热情地接待每一位人民群众中。作为一名基层法庭的法官,蒋小云始终不忘记自己共产党员身份,在工作中站稳人民立场,主动把自己的工作置身于为服务群众的大局中,积极践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时代嘱托。工作十五年来,她不怕苦,不喊累,不抱怨,肯担当,用真心守住初心,用芳华践行使命。
小云办事我们放心!
“小云办事我们放心!”,这是和蒋小云共事过的同事口中说的最多的话语,也是同事们对她最大的肯定。
2006年7月 ,苏州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的她,毅然放弃了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基层。初到法院时,这位个子不高、身材瘦小的小女生,被分配到执行局从事内勤工作,成为了一群执行法官的“管家”,虽然只在执行局工作了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但是这个勤奋好学、做事细心、不服输有闯劲的“小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法院工作的近15年时间里,蒋小云几乎一直奋战在民事审判一线,自2012年2月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以来,几乎年年都是部门的办案主力,多次蝉联“办案标兵”荣誉称号。她常说,民事审判工作虽然看似家长里短、鸡毛蒜皮,但却关乎万家灯火、民生百态,是和老百姓打交道最多,最需要耐心、细致的一项工作。多年的民事审判工作经验,蒋小云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她认为处理民事案件要做到三个“用心”,用心沟通、用心理解、用心裁判。
蒋小云的“用心”在她民一庭工作期间审理的一起合伙纠纷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薛某与缪某、顾某因合伙经营渔网定型加工发生多起纠纷,双方从2007年4月至2018年3月,先后经历了多次起诉、上述、发回重审,是民一庭公认的“烫手山芋案”。2016年8月,这个“烫手山芋”摆在蒋小云面前,但她并未退却,反而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她仔细研读卷宗材料,通过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辩意见,促成双方协助法庭现场盘点资产、寻找关联证人,通过庭审查清案件事实。在组织双方当事人多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她从平衡各方利益,维护生产经营现状的角度对合伙资产进行了分配的判决。宣判后,原告虽提出了上诉,但经二审审理,维持了原判。至此,这起长达十一年的纠纷在她手里总算划上了句号。
柔肩挑重担,尽显巾帼本色
“能吃苦,肯钻研,敢于接受挑战”,是如东法院民二庭庭长王小荣对昔日下属蒋小云的评价。每到一个部门工作,庭长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因为院里的办案能手终于“花落庭中”。
独立办案以来,蒋小云共计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3240多件,年均结案近300件,每年的结案数位居全院前列,且所办案件无一件重大改判,无一起投诉信访。工作以来更是多次受到如东县政府嘉奖,先后三次被如东县政府、南通中院授予个人三等功。但她并没有沉浸在过往的荣誉中,2017年,被调到洋口港法庭工作后,她更是勇挑重担、不避难案,以实际行动带动身边同事,积极服务基层发展大局,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2018年3月15日,南通市政府根据省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决定对全市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进行全面整治。洋口港法庭辖区范围内的长沙、大豫等镇区作为如东本地南美白对虾重点养殖区域,多年来扩张迅速,管理漏洞较多,是专项整治重点区域。专项行动开展后,因南美白对虾养殖引起的虾棚关停、土地复垦引发的土地(流转)承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纠纷开始逐步突显,纠纷陆续诉至法院。此类案件,因涉及群体广、利益复杂,化解难度较大,处理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但蒋小云不畏难、不推辞,主动接下了首批8个案件。拿到案件后,蒋小云认真细致地查阅案卷,为实地了解案情,更是带领书记员钻虾棚、下池塘,有时一跑就是一整天,活脱一副“女汉子”样,在场的当事人也对这小个子女法官竖起来拇指。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她先后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调,根据案件不同情况及相关政策法规,确定解决方案,并促成即时履行。通过首批案件的处理,陆续有大批案件通过非诉和解得到化解,有效防止了轻率起诉、频繁起诉和重复诉讼,也为辖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污染整治工作顺利推进提供了有益参考,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
出色的业绩和个人能力,也使得她在院里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从一名普通的审判员成长为庭长助理,并在2019年6月的中层干部竞岗中被任命为洋口港法庭副庭长。
为民服务,要永远在路上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这是蒋小云对“爱岗敬业”的理解。
出生农家的她,通过读书考学走上法官岗位,对于她而言,和老百姓打交道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和义务。每当遇到有需求的老百姓,她总是义无反顾冲在前头。
蒋小云常对法官助理曾凡平说:“只有真心贴近群众,用真情化解纠纷,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司法权威,才能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法官。”
一起离婚后财产纠纷一案中,离婚数年的张某因看望外孙女与前夫李某产生争执,张某一气之下要求李某根据离婚协议约定将所建厨房两间返还给她。双方一度闹得不可开交,张某甚至将厨房墙面砸坏、玻璃敲碎,现场一片狼藉,双方矛盾经村镇多次调解都未能解决。后原告张某起诉到法院,案件受理后,蒋小云通过仔细了解案情,倾听当事人心声,发现张某因离婚后外出与婚生女感情疏远,心生失落,将怨气归结在李某身上。捕捉到这一“信息点”后,蒋小云没有急于作出判决,而是从修复张某与女儿之间的感情为着力点,释法理、讲情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说出了各自心中的不愉快,用亲情温暖人心、解除心结、消解矛盾。最终张某对曾经的过往和与李某的矛盾表示释然,双方握手言和,并撤回了起诉。就这样,一起矛盾激化的家事案件得以圆满解决,更让她高兴的是,她的努力不仅让一起棘手案件成功化解,更让曾经陷入感情僵局的母女冰释前嫌,用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
在法庭工作期间,蒋小云还多次就赡养类案件开展巡回审判,通过以案释法、以情感人,倡导文明家风,弘扬敬老孝道传统美德,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民法典颁布以来,针对基层干部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她先后多次进村居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通过自己多年的审判经验,将枯燥晦涩的法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授给基层百姓,让民法典在基层落地生根。
作为如东法院的“巾帼志愿服务队”的骨干成员,志愿服务、法治宣传、扶贫济困,蒋小云总能第一时间响应。面对受家暴的女性,她挺身而出、不惧威胁,依法多次发出人身保护令,有力保护了受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在以蒋小云为代表的志愿者共同努力下,如东法院巾帼志愿者服务队被县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慈善菩提树”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荣誉称号,成为南黄海海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如东法院洋口港法庭肖文明庭长送给副手蒋小云“拼命三娘”的独家荣誉,蒋小云倍感珍惜。她常说到,人一辈子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把一件事做一辈子。怀着对司法审判事业的满腔热爱,对法官职业崇高敬仰,唯有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好脚下的路,才能无悔于青春之梦,法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