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测试促训练
以训练提能力
以能力撑实战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只有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只有人人练得精兵,单位才能提质增效。”市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潘海华对参训学员多次提出要求。
2021年是实战大练兵深化之年,为做好这次轮训,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南通市局的要求,市公安局加强制度设计,研究制定培训班教学计划,明确了课程设置、内容重点、基本要求和考核标准。
坚持以训促战,让教官带着目的去教,学员带着问题去学,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针对学员大都为中青年民警、警务实战经验浅薄的实际情况,培训课程设计主要围绕体能提升、实战警务技能、单警装备使用、模拟警情处置等方面开展,内容涵盖丰富,全面接轨日常警务活动。
不达标?延期培训
“本想抱着‘培训即休养’的心态来参加培训,没想到这次培训,训练强度大,考核内容标准含实战警务技能、模拟警情处置、手枪安全使用、警械使用、男女2000米长跑等科目。其中有一项不达标,即要求延期至下一期培训。”
来自办公室的第6期参训学员顾俊杰谈起轮训感受,“之前我在部队也是教官,没想到警校的训练和军校的训练一样严格,不仅仅在训练上,而且贯彻在考核中。平时和教官们都很熟悉,但考核起来却丝毫不徇私情。”
轮训班开始即坚持逢训必考,严格考核标准。研究制定并提前下发了考核内容和标准,从严从细规定了考核的方法、步骤、标准和细节。明确规定成绩不合格者、尤其是综合体能不达标者,将顺延到下一批次的培训。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不得迟到早退,参训率、缺训率将列入本年度实战练兵绩效考核,无故不参训的,将在绩效考核执行力中扣分。
统一标准、打牢基础
“参训的学员是来自不同的岗位,岗位和岗位之间,警种和部门之间,虽然有差异,但也有交叉的基础部分,此次轮训就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打牢基础技能,二是统一训练标准。”警校校长黄建华介绍。
轮训中,教官们围绕警棍、手铐、辣椒水、执法记录仪等全新一代的警务“9小件”进行逐一讲解示范,重点对枪械的使用方法、适配场景、携带项目进行了详细讲解和训练,先后开展了空枪练习、实弹练习、精准射击、转体等动作的专题练习,全体参训民警逐个操作,教官逐个纠正,确保全员达标过关。
同时,对学员的综合体能和队列的锤炼同样不放松,考虑到民警平时锻炼机会较少,多是伏案工作的实际,教官们制定了一份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体能训练计划,并且将体能训练的时间放在了最适合锻炼的下午16时到17时中间,确保了训练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为了统一训练标准,校长黄建华对枪械使用亲自下场示范,主训教官对每个警务实战动作要点、警械及常见警情处置细节、要点重点讲解,并制作小视频和书面资料下发,供学员课后反复演练、仔细揣摩。参训学员通过“学、思、悟、践”,进一步规范了自身警务实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