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通州“援法议事”助力和谐共治
2021-01-21 15:38:00

  今年以来,南通市通州区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组合出招,积极推进“援法议事”活动纵深发展,如今群众事群众说、群众议、群众定已成为全区生活常态,切实实现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明确一理念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思想引领,年初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将“援法议事”活动作为年度工作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明确活动主题、工作目标、实施步骤等,扎实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建设一阵地

   按照“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出新招”的初衷,全区上下因地制宜,积极挖掘本地资源,不断拓展人民群众参与法治的范围路径。西亭镇华芦村姜艳钰家事调解工作室作为村民维权的新阵地,按照“自愿参与、自愿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原则,吸收了一批在群众中威望较高、热心公益事业的老党员、老教师,对照“普法+调解”“法治+德治”的“2+2”新模式,助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一年来,工作室共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开展法治宣传20余场,有效彰显了一个人带动一大片的引领效应。

姜艳钰家事调解工作室

壮大一队伍

   积极培养“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队伍,推行“1+N”治理新模式,即建强用好一个基层党组织平台,在以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调解员为主体的常态化队伍中融入政协委员、法律顾问、乡贤达人、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主体,使他们成为法律法规的“快递员”、矛盾纠纷的“消防员”。

优化一服务

    充分发动法律顾问、“田秀才”、法官、律师、检察官等主体积极履职,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兴东街道土山村主动为村(居)换届选举工作“问诊把脉”,村法律顾问、律师针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判,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严把干部选任标准关;兴仁镇李家楼村以“民法典进村居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兴仁法庭朱卫红从衣食住行、生产经营、生老病死等方面分别阐述了民法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法条、法理,并结合案例引导村民合理表达诉求。

法律顾问为村(居)换届选举工作“问诊把脉”

民法典进村居宣传

拓宽一平台

    高标准推进“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建设,推行提户知人、提人知事、提事知情“三提三知”工作法。

传播“好声音”

   借助“有事好商量”平台“广开言路”,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让群众有发声的机会,不断拓宽群众反映意见建议渠道,帮助群众传播更多“好声音”。

形成“金点子”

   围绕群众需求设置议题,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农村户厕改造提升项目等民生问题,政协委员、村民代表、法律顾问、村干部等各抒己见、出谋划策,集聚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引新方向、新思路。

画出“同心圆”

   2020年以来,全区各镇(街道)建强用好镇村“有事好商量”议事平台,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落地各类民生项目60余起,小到邻里纠纷、河道清淤,大到绿化造林项目、教育惠民项目,有效助力了基层社会治理。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