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用好“网格+”,为社区治理增添幸福底色
2021-01-07 15:36:00  来源:崇川政法
 

网格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神经末梢,而网格员就是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奔跑者,随着基层供需矛盾的不断转变,更应发挥好网格员在社区治理中相应作用。钟秀街道各社区以党建为引领,用好“网格+”共治模式,发挥网格的感召力、向心力、推动力,激励辖区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一、“网格+公益”,送温暖点燃新希望

钟秀街道校西村社区发挥党建优势,突出人文关怀,发动社区网格员、爱心群众等力量,组建微爱义卖公益社团,收集居民群众“微心愿”,回应“微心声”,帮助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和生活困难居民走出生活困境,让社区弱势群体感受到了冬日里公益服务的温暖与柔情。

“谢谢你们对我们父子俩的关心,特地送来羽绒被和热乎乎的饭菜,太谢谢你们了。”看着桌上香气扑鼻的佳肴和崭新的羽绒被,杨炳生老人激动的握着网格员的手说道。今年83周岁的杨炳生早年丧妻,与智力二级残疾的儿子相依为命,平时依靠失地农民退休金和政府救济度日。杨炳生年事已高,照顾儿子渐渐力不从心,智力残疾的儿子是他始终割舍不去的心病。志愿者们来到杨炳生老人家中时,发现家中窗户大开,寒风刺骨,看着智力残疾的万洪清呆呆的坐在窗口,微爱义卖公益社团的志愿者们赶紧把窗户关好,把儿子万洪清拉到房间。随后,志愿者们赶紧给老人送上羽绒被,将热腾腾的菜肴放在餐桌上,杨炳生老人看着崭新的羽绒被,儿子大口的吃着美味的狮子头,喝着热乎乎的汤,老人家感恩万分。平日里,微爱义卖公益社团通过义卖筹集善款,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定向帮扶,向杨炳生老人提供四季度每月两次爱心助餐,给生活困苦的父子俩送上一份冬日的温暖。

 

二、“网格+警格”,勤排查消除大隐患

当下警务进网格,对于警员来说,可以借助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促进工作开展,而对于网格员来说,也有了一个“知法、懂法、能执法”的强大后盾。在具体工作中,警员和网格员深度融合,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群租人员管理、公共场所巡查整治等工作。这种“双赢”的创新工作模式,让警格与网格实现“无缝接轨”,让网格员不再“单打独斗”,为社区的精准管理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校西村社区民警会同网格员对沿街商铺集中进行消防安全大检查,发现辖区租赁商户龙游宾馆、崇川区烹饪职业培训学校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隐患,两家单位比邻相守,由二楼一条由南向北的消防应急通道连接彼此。根据消防安全工作要求,烹饪职业培训学校原在走廊处开通一扇门,连通二楼露天平台,使人可经二楼楼顶进入消防通道。该建筑物年代久远,二楼露天平台安全围挡不足1.2米,经常年雨水冲刷地面破损,逃生时可能因为不慎坠楼,留有安全隐患。民警和网格员针对隐患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双方签字限期整改,最终双方在消防通道与学校走廊的连接处打通墙壁,重新设置消防门,将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

 

三、“网格+物业”,树新风传递正能量

“这次活动很新颖,变废为宝,没想到垃圾还能换绿植,希望以后能够多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前我们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今天来参加活动,让我们更明白了平时的垃圾该怎么分类、如何投放,轻松愉快地学习到了很多环保知识,非常高兴。”中心村社区花半里业主小杨这样感慨。

为倡导社区居民提升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理念,钟秀街道中心村社区以创文为契机,由社区网格员和花半里坤园物业工作人员共同组织了一场“美邻美换,阳光楼道”旧物换绿植活动。

活动现场,业主纷纷带着家里的废旧物品前来兑换绿植:三个纸盒可兑换一盆绿萝盆栽,两节节电池能兑换一文竹盆栽……网格员则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有序兑换绿植。居民们通过“旧物换绿植”活动不仅解决了废旧物品的处理需求,还获得了绿植,为家里增添一抹清新。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