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徐国林:警营续忠诚
2020-12-23 14:38:00  来源:南通市公安局

  从警19载,他扎根基层默默奉献,他把责任扛在肩上,用执着提醒基层民警的力量;他用真情感动群众,用行动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他用忠诚铸就辖区的平安他就是南通市公安局通州区局刘桥派出所指导员兼第六警务区社区民警徐国林。 

  徐国林,男,55岁,入警以来,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社区民警”、“驻村民警区民警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村民复垦闹纠纷,倾力调解显真情

  在基层派出所,常见的工作就是处理各种纠纷。不仅繁杂琐碎,也是对民警脾气、耐心和心理素质的考验。2020年10月10日,刘桥镇新联居刘家桥九组的徐某成因其家中800平方米的鱼塘复垦问题多次与镇、村负责复垦的村干部发生纠纷,火药味十足,徐某成扬言此事得不到满意答复将进省赴京上访。 

  得知徐某成家的情况,徐国林主动上门走访,找徐某成做思想工作,并通过徐某成的亲友、邻居了解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后再找到徐某成和镇、村负责复垦的村干部一起协商,一次、两次、三次。经过了无数次的调解,徐某成放下了思想包袱,化解了怨气,作为村里的老队长,他主动响应政府的政策和号召,同意将其家800平方米的鱼塘进行复垦。徐某成拉着徐国林的手连声道谢:“谢谢党和政府帮助我这个老同志解决问题,谢谢人民的好警察!”从警二十年,他一共调解纠纷近1000起。 

  “一桩桩、一件件的纠纷矛盾,徐国林总是能以法服人、以礼明人,用公平调解的“金钥匙”打开矛盾纠纷的锈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他做人的原则。这些年的农村工作,他学会细心去观察发现,用心解决问题,热心关心群众。 

摇身一变成超人,护送救援暖人心

  基层民警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社区工作压力大、任务重、要求高,徐国林任劳任怨,一直坚守在社区民警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十九年来,他的手机号码始终没有变,他对群众感情越来越深了,只要群众求助,他立马帮助解决。 

  2020527日,全国两会安保维稳期间,徐国林像往常一样在所里值班,接到新联居卞西五组冯某英的电话求助,冯大妈向徐国林哭诉着,恳求徐国林救她的女儿。徐国林和冯大妈保持通话,带领辅警驱车赶往冯大妈家。来到之后,徐国林了解到,冯大妈的女儿陈某萍今年54岁并患有精神病,连续发病好几天滴水未进粒米未沾,且大小便失禁。 

  徐国林见到蜷缩在角落里的陈某萍,面容憔悴,精神极度萎靡,房间里臭气熏天。徐国林顾不得刺鼻的气味,拿着牛奶和面包耐心的劝说陈某萍进食,再三哄劝无果后,徐国林与冯大妈和陈某萍的丈夫紧急协商决定立即送医诊治,并帮助陈某萍的家人联系120。因考虑陈某萍正处于发病期间,为了防止陈某萍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而失手伤人,徐国林细心的将陈某萍全身用薄被包裹好,又用布条捆住其手脚,与辅警一起将陈某萍抬上担架送上救护车,直奔南通第四人民医院就医。看着120驶出村口,徐国林悬着的心放下了。 

群众之事无小事,筑社会安宁和谐 

  徐国林常说:“想要实时了解辖区的情况,就是要不停地走访”。“常走常访”成了他的习惯,二十年如一日,徐国林走千家,访万户、暖民心。徐国林管辖的第六警务区占地约6.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65人,流动人口1068人。在走村入户中,徐国林发现多数家庭的年轻人在外打工,老人留守在农村老家。在了解这些情况后,他立即对辖区未办理二代身份证件的高龄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做了统计,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主动上门到老人家里照相、采集指纹,耐心细致的为他们现场办理二代身份证件。对瘫痪在床的老人,徐国林更是走到床边精心拍摄照片,细心采集指纹,竭尽所能为老人办证提供方便。 

  老人们见到徐国林上门为自己办理身份证感到欣慰的同时,更为他的热情服务和关怀表示感谢。目前,徐国林为高龄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办理二代身份证400余次把爱民、便民、利民融入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之中,群众因此信任他,把他当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徐国林而言,群众再小也是大事他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开办“国林之声警察服务台”,每月用方言录制一期节目,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广播宣传,并将保存节目的U盘随身携带下社区做入户调查时,利用村广播室每周对老百姓进行扫黑除恶及防范宣传;开展工作时,利用单位内部有线广播对干部职工进行宣传,遇到春节、国庆等长假,他精心制作不同专题广播,宣传节假日期间与百姓相关的安全防范知识。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