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全省召开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会议,表彰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涌现出的派出所先进集体和优秀民警。启东市公安局海复派出所民警邱允辉被评为“李树干式派出所民警”。
邱允辉,1965年出生,启东市公安局海复派出所的社区民警,辖区居民都亲切地叫他“老邱”。多次获得全市公安机关“十佳社区民警”,南通市公安局“社区民警标兵”,荣记南通市公安局个人三等功一次。
亲民爱民邱允辉工作的社区为海复镇的镇区,辖区有居民6349人,外来人口534人,镇区人口多,行业场所集中,单位企业密集,邱允辉自到海复派出所工作以来,一直是镇区的社区民警,至今已有十六年,他是镇上知名度最高的“人物”。
做辖区百姓的“贴心人”
在民警的心目中,评价一个社区民警工作好与不好,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标准,就是看这个社区内报警的人次多不多。这里不是指这个辖区内没有报警,而是辖区群众在报警的时候,是否首先想到拨打社区民警电话,还是拨打110。
邱允辉接到的报警电话一直是最多的,每天的微信步数也是最多的。一到单位,他就骑电瓶车到村里去,所里的同事问忙什么,他总是嘿嘿一笑,说邻里之间的矛盾喊他去调解。
多年来,邱允辉帮扶辖区孤寡老人,资助辖区贫困儿童的事例已数不胜数。然而,邱允辉自己的家庭情况也很一般,家中妻子下岗,儿子部队退伍,他从来没有在单位同事面前抱怨过,总是将个人的利益抛在后面,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想着辖区的群众。正是社区有了邱允辉这样的“贴心人”,海复镇辖区总体刑事案件逐年下降,辖区村民对派出所的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
警网典范2019年以来,启东市公安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警网融合共治,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创新发展。邱允辉充分发挥网格+警格的优势,将一大批矛盾解决在网格内,实现社区工作的高效治理。
做平安社区的“好管家”
“嘿嘿......事情终于圆满解决了,真是太让人高兴了!”前不久,邱允辉和辖区网格员就化解了一起历数多年之久的老矛盾。多年的老矛盾终于解决了,他开心得像个孩子。
家住海复镇的王老伯和邻居老李因为门前的弄堂进出问题,警报了7、8次,调解了多次,这个死结多年来都未解开。为防止矛盾升级,邱允辉和网格员商量着,怎么打开这个结?他安排网格员随时关注着两家的情况,自己则多次组织村干部会商如何解决问题。邱允辉的努力,王老伯和老李看在眼里,双方答应坐下来好好解决。最终双方达成调解方案,陈年积怨终于得到化解。
至目前,邱允辉所在的社区,通过网格员信息报送,化解矛盾纠纷140起,其中可能引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5起,积案化解率达到80%,抓获各类违法人员8人,社区内发案率同比下降28.63%,侵财型案件发案率降幅达33.3%。
坚守初心
做保民平安的“急先锋”
邱允辉的主要工作是社区民警,但一听要到哪里抓人,往往冲到第一个的就是他。抓捕、审查、送拘,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邱允辉的身影。
多年前,海复镇滨海村发生一起重大案件,案件发生后,市局第一时间成立专案组,当晚邱允辉就被抽调到专案组负责排查工作,按照案件指挥部的要求,每个族户里都要进行细致的排查。
接受任务后,邱允辉把负责的区域内,在家符合条件的男子全部排查并采集信息,工作量倍增,案件排查到第七天,邱允辉排查到一户陈姓男子家中,陈某称已有民警将其采集了家族信息,见陈某非常抵触,邱允辉凭借敏锐的观察,坚持己见,一时僵持。
经邱允辉大量工作,陈某最终被采集了个人信息,次日鉴定结论显示,果真陈某就是该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被抓获归案。
在参加公安工作的二十年生涯中,邱允辉参与抓捕的嫌疑人数不知道有多少,也正是他对犯罪分子嫉恶如仇,成为了辖区群众“守护人”。
守土尽责
做防疫战线的“勤务兵”
新冠疫情以来,外来人员管控成为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外来人员从哪里来,来干什么?邱允辉事先与网格员沟通,要求有外来人员来镇或出现不配合疫情管控的情况,及时与他联系。
春节过后也是海复镇拔大葱外来人员聚集时间,为了便于及时掌握外来人员的动向,邱允辉起早贪黑到村里,除核查上级下派人员外,还同网格员一起登记自己掌握的人员,并与外来务工带队人员加了微信,随时随地保持联系,一旦有外来人员过来到镇上或进村及时报告,尤其是从疫区过来人员或途径疫区人员,一刻也不能迟报。
从疫情防控开始,邱允辉连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吃住在所里,常常半夜被网格员同叫醒,他都做到随叫随到。自疫情开始到复工复产,邱允辉总共协助镇政府护送十六人去隔离点观察。
工作以来,老邱是在所上班时间最长的。正是多年来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才使得其所从事的社区工作基础扎实、领人信服。
他多年来从不讲功和利,是典型的“老黄牛”式民警,得到了社会各界和辖区群众的肯定,值得我们更多的民警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