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个转业军人,脱下军装,换上警服,不变的是为国为民的情怀;五年的从警生涯,他一直耕耘在基层一线,用一件件、一桩桩看似平凡的小事,串联起“警民一家亲”鱼水情;他珍惜集体荣誉,注重以情、理、法的结合,赢得群众信任,他就是南通市公安局通州湾示范区分局海晏派出所副所长王俊杰。
王俊杰,汉族,1979年8月出生,2015年10月部队转业加入公安队伍,先后获评“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社区民警”,被记个人三等功1次。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王俊杰所在派出所距离南通市主城区,足有70公里,是典型的农村派出所。他负责的东余村常住居民1100余户,店铺27家。“这片地区人口较少,但我们的入警初心是一致的”王俊杰说,“把他们服务好,我们心里就踏实”,作为民警就是要把百姓的事看成自己的事。
2020年5月,所里同事跑过来,称有辆电动三轮车坠入了海晏河。王俊杰不由分说,立即赶往现场。他抵达后发现,当事人汪师傅虽从河里爬了出来,但在围观人群中苦闷地念叨。王俊杰了解汪师傅家中的情况,他是村里的贫苦户,平时靠着收垃圾为生,于是电动三轮车成了家里主要的“家伙什儿”。
王俊杰下了决心,要把汪师傅的电动三轮车从河泥里弄出来,他给同事小翁使了个眼色,两人找来一根粗麻绳拴住电三轮的一头,另一头栓在了警车后面。一阵发动机“嗡嗡”轰鸣声传入围观群众的耳朵,大家顺着声音一瞧,汪师傅的电动三轮车“挣扎”着,慢悠悠从河泥里被拖到河堤上。
汪师傅立马跑上前,抱住了王俊杰,又紧握着他的双手,说:“我就知道,你把我们百姓的事情当个事”。王俊杰笑了笑,脸上泛了红,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是源自心底的开心。“当年在部队,最爱听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王俊杰说。
做好平凡事就是不平凡
时至今日,王俊杰已经是海晏派出所副所长,但他丝毫没架子,依然与新警并肩战斗。出警的时候,王俊杰也是挺在最前面,“他就是这么一个亲切的人,我们新入职的想喊他师傅,他都不愿意,说亦师亦友更好。”翁磊说,“哪怕是一件小事,他也会带着我们去处警,慢慢让我们体会。他常跟我们说,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2018年6月中旬,王俊杰带着翁磊在辖区巡逻,行驶至平海公路,突然发现相距50余米处,有一只猪在奔跑。王俊杰立即意识到危险性,“虽然自己辖区人口不多;但平海公路连接着市区,难免车流来往,突然出现‘二师兄’易造成交通事故.”车内的翁磊心领神会,大喊:“拦住它!”,警车在辅警驾驶下,将那头猪逼到了路边绿化带。
王俊杰与翁磊操起警棍,跑到路边开始了“捉猪大战”。动手前,他们估测它有500斤,一旁的辅警有点犹豫,“这种事,归我们派出所管吗?是政府相关部门管吧”,“公安也是政府部门”王俊杰说,翁磊也说:“对,咱们也算”。这场人猪大战伴随着猪的嚎叫持续40分钟,三人靠着警棍与绳索把猪制服,拴在了树干上,才终于有空喘了口气。
傍晚,猪主人找到了王俊杰,“谢谢你们,一时间也不懂说些什么才能表达心意。”猪主人从一个麻袋里双手捧出一个西瓜塞给了王俊杰,说:“一点心意,你们就别客气了”。王俊杰明白这是群众的好意,但还是托食堂师傅买了两串葡萄让猪主人带回去尝尝。
每个荣誉背后都有故事
海晏派出所有个荣誉陈列室,中间陈列架上有3个奖杯,墙上是各式锦旗,每名新警都会被领着来这里,重温入警誓词。当初,王俊杰刚来所里,在陈列室里呆得最久,他拉着老所长讲锦旗背后的故事,不知不觉午饭都忘了吃。如今,墙上多了些与他有关的故事。
辖区高速公路旁边有个住户陈老汉,60多岁了,无儿无女,从没正经工作,靠着低保度日。2019年5月的一天,陈老汉为了改善日常伙食,到东余村池塘捞鱼,被人逮了个正着。于是,陈老汉被事主扭送到了所里。王俊杰把陈老汉带到所里一间办公室,给他进行了一顿法制教育。“老人家,日子苦,从小不了解法律法规,教育警告是必要的,法律意识普及也是必须的”王俊杰说。王俊杰兼顾法与情,考虑到陈老伯的生活状况,他又主动去和村民沟通,专门协调出一个河段给陈老汉养鱼养鸭。一年后,陈老汉的年收入突破了万元。2020年8月,陈老汉不顾烈日炎炎,送来一幅“雪中送炭,扶危济困”的锦旗到海晏派出所,表达了一番谢意。
王俊杰就是这样一个人,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对待群众热心真挚,对待年轻民警亲切随和;对所里年轻民警,他是一位好领导、好老师,他要让“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植在民警的心里;对于辖区百姓,他是个热心人,他用行动证明,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