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标准的东北汉子,性格耿直坚毅,遇事沉着冷静;15年的从警生涯里,他曾在派出所、治安、巡特警等岗位,摸爬滚打、经历磨练;2016年调至刑侦岗位,扎在了侦查破案之中,用行动践行了刑侦民警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江苏启东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张海鹏。
张海鹏,男,36岁,中国共产党员,启东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荣获省公安厅集体嘉奖1次、通报表扬1次,南通市局三等功1次、优秀巡防查控民警2次,启东市政府三等功1次、嘉奖2次,启东市局嘉奖2次。
骁勇善战,战狼本色
张海鹏是个出差“达人”,他的行李箱长年不收,往往接到一个电话,立马动身收拾行李,扛起行李箱就走,他的手机高德地图点亮了全国63个地级以上城市,出行总里程已超过3万公里,相当于地球直径的2倍之多。
记不清多少次通宵达旦、琢磨案情,多少次野外蹲守抓捕,又有多少次抓捕后连夜突审,用张海鹏的话说,刑警就是战狼中的战狼,打击犯罪是本能、追踪抓捕凭体能、审讯深挖要技能,这些本领一样都不能少。
今年的疫情期间,大队组织侦办一起特大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件,张海鹏义无反顾外出,开展核查抓捕工作,历时4个多月先后辗转云南、江西、四川、广东等省的26个县,常整天在盘山公路上驱车行驶,有时一走就800多公里,还要跨过沟沟渠渠,进到深山老林,锲而不舍,上演现实版的“绝不放过你”。相比体力上的辛苦、人地上的生疏,要最短时间、最足证据捕获案犯、攻破案件是更难的。但越急难险重,越能见证担当,刑警张海鹏凭借一身迎难而上、执着不弃战狼精神,带领战友们马不停蹄持续开展轨迹追踪、线索研判、蹲守抓捕、审讯攻坚等工作,先后抓捕涉案嫌疑人36名,查获涉案枪支19支,一举成功破获该起部督大案。
斗艰克难,有惊有险
刑警工作时,常与艰辛惊险相伴,有时是在刀尖上跳舞。面对各种未知风险,张海鹏用他的果敢冷静和灵敏机智攻克了一个个困难,化解了一次次危险。
2019年9月,张海鹏前往云南昆明等地执行抓捕任务。通过与当地警方先期沟通了解到,多数嫌疑人居住深山,交通出入不便,抓捕环境恶劣。为便于摸清情况,张海鹏决定夜间行动,带领同行队员克服蚊虫叮咬、毒蛇野兽出没等困难危险,连续多日逐个核查摸排、蹲守抓捕。9月6日下午,张海鹏驾车前往一名嫌疑人的住处,途径昭通市正雄县盘山公路上突遇泥石流,张海鹏紧急制动倒车成功避过一险,4个小时后,在当地工作人员帮助下,脱困后又继续前行执行任务。此次抓捕历时半个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
今年4月26日,在从江西南昌至九江的高速公路上,因突降暴雨造成多车连环相撞,张海鹏驱车抓捕嫌疑人路经事故路段,因前方未摆放安全警示标牌,眼看汽车就要与前车相撞,他沉着冷静,凭着多年的驾驶经验迅速采取紧急避让措施,一番惊心动魄的操作,车子在距离前方事故车辆仅1米的地方停住,真实上演了一场“生死时速”。
2020年5月28日深夜,获知嫌疑人谢某已潜回江西吉安市万安县枧头镇,守候多日的张海鹏随即前往抓捕。月黑风高、山路险峻,张海鹏和同事们艰难前行至一个必经山坳,被一辆抛锚车辆挡住去路,一时进退不得。张海鹏担心错过时机,灵机一动想到个“笨”办法,组织几个人将故障车辆挪至路旁,腾出一个车道,最终赶在凌晨时分将犯罪嫌疑人在梦中抓获。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张海鹏心头涌上来的却是满满的成就感。
匠心精神,金石可镂
如果说,蹲点守候、抓捕对象是刑警的家常便饭,那么调查取证、审讯突破才是丰盛大餐,需要有烹小鲜的技艺和锲而不舍的执着。张海鹏不管大小案件,他都会事先做好功课,列出证据表、画出关系图、找出关键点,然后抽丝拨茧、从易到难逐一击破。2019年10月,启东市局刑侦部门与河南鹿邑警方通力合作,抓获潜逃20年的拐卖妇女犯罪嫌疑人丁某。1998年,贵州遵义籍受害人陈某被同村远房亲戚丁某骗至启东后,强行卖给他人为妻,一年后陈某伺机离开启东不知所踪。
由于年代久远,张海鹏接手该案后,面临受害人无从查找、嫌疑人不交代、相关证据不充分的尴尬境地。案件侦办刻不容缓,他远赴贵州遵义陈某老家,从陈某父母处获得其可能现在上海这条重要线索,经多方研判、比对,取得受害人联系方式。受害人的陈述对案件侦办至关重要,但受害人陈某却抗拒作证,这让案件侦办再次陷入困境。张海鹏不气馁,开启了劝说开解模式,并促使陈某态度转变,愿意全力配合。同时,同事们外围取证工作也已完成,张海鹏调整重心,主攻犯罪嫌疑人丁某。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丁某的心理防线被攻破,如实供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这起跨越20年的拐卖妇女案件被张海鹏侦破。
过去的路有迹可循,未来的光有梦可寻。刑警张海鹏的力量来自于对正义的坚守;来自于对国家、对百姓、对自己初心的坚持;未来也必将心系职责,不忘初心本色,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