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崇川天生港镇街道滨湖新居小区,90岁的网格员顾克勤在居民中颇有名气,深受大家的喜爱。走在路上,热情的居民总会与他寒暄攀谈,与他分享生活中的大小事情。一个基层网格员,为何成为社区里的“人气网红”?原因无他,只因顾克勤是一名优秀的法律明白人、生活热心人、民情收集人。
“土味”宣讲 助力社区普法工作
顾克勤退休前是南通市公安局刑侦科主任科员,做了30年的刑警,有着深厚的法律基础。作为网格员的他,如今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在日常工作中,他常常热心地为居民解决法律上的困惑与难题。小区里老年人多,文化水平低,对法律知识掌握不深,遇到法律纠纷很容易就陷入困境,甚至有时还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法律。为了切实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顾克勤创建了“银发藏青蓝”工作室,他所在的八一村也专门为他打造了“八一夕阳红”初心驿站这一活动阵地。近年来,他通过法治新闻宣讲、法规政策解读、走访宣传等方式,不辞辛劳、倾情奉献,将法律送到居民们的身边。
每天下午顾克勤定时在小区“八一夕阳红”初心驿站进行为居民讲新闻。他结合当前新形势,为大家进行《民法典》、《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宣讲。来听新闻的,大部分都是社区里的中老年人,对法律知识往往了解不深。为了便于大家理解,顾克勤全程使用南通话,并结合其刑警工作经验,运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说一说新闻、谈一谈感受,结合案例点评其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他讲解的内容通俗易懂,十分“接地气”,能让居民快速理解相关的法律知识,获得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自顾克勤的宣讲活动开展以来,滨湖新居没有发生一起诈骗案件,小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在遇到矛盾纠纷当中,更多的居民能主动拿起了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小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在他的科普下逐步增强,有的听后回去还会讲给家人朋友听,互相提醒,提高了居民法治意识和防范意识。
热心助人 关心社区大小事情
年迈的顾克勤在工作过程中处处留心,他发现小区大部分老年人不熟悉智能手机,仍然有着看报纸、看电视的习惯。为了帮助社区老人更好地获取外界信息,顾克勤自费征订了十几种报纸,每天自己看完后的报纸,除了放在工作室供大家阅读外,他还热心地上门送到小区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疫情期间,他每天准时把《新华日报》和《新华每月电讯》“不见面”的送上门给网格里80多岁的行动不便“听友”陶炳仁,持续了70多天,直到“讲新闻”活动恢复。
为了防止老人受不良信息干扰,顾克勤还会对报纸内容进行仔细筛选,同时结合实际需求,在给行动不便的老人送报纸的同时,利用新闻案例向老人们宣讲防诈骗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
顾克勤退休后除了坚持锻炼身体、看书读报讲新闻外,也通过学习积累了不少急救经验。“粉丝”听众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平时小毛小病不断。他在每天讲新闻的同时,常常为老年人讲常见病的防治,并自费购买急救药品,以便突发情况时能够急救。老党员王文道曾几次中风,在听新闻时突然心脏不适,顾克勤发现后赶紧从自备药箱中拿出救心丸给他服用,帮忙联系送医抢救,后来还组织老邻居们一起去医院探望。王文道的老伴感激地说:多亏了顾老及时发现、及时服药,老头子才救回了一条命!
掌握民意 深入社区人情冷暖
“真是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帮忙反映,我们晒衣被的问题还不知道怎么解决呢!”住滨湖新居5号楼的张奶奶高兴地对网格员顾克勤竖起了大拇指:“你这么大岁数了还啥事都能管,简直就是个‘百事通’。”
顾克勤在讲新闻时听到居民们抱怨:因为安全需要,小区里不能装防盗窗和外扩的晒衣架,冬天大家晾晒衣被不方便。他平时散步时也发现很多人在楼下私拉晾衣绳晒被子,既不文明也不美观。他在向大家详细了情况后,积极向村里反映这一问题。村里经过“有事好商量”政协议事平台商讨后,通过相关程序报批,于2019年底为每幢楼前面安装了晾衣架,便于居民晾晒衣被。近年来,经他收集反映的安装晾衣架、安装健身器材、公厕投入使用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大大方便了群众。
顾克勤对社区的关心与奉献,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作为一名普通的网格员,他在做好法律知识宣传的同时,也将热心助人、积极反馈社情民意的服务精神在社区中宣扬开来。
有一分热就贡献一分热,有一分光就发一分光。银发先锋顾克勤虽然两鬓斑白,却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始终引领着每一位网格工作者,守护着社区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