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文峰派出所中央商务区社区警务室根据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积极践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以“红色楼宇、网格连心”党建特色品牌为载体,积极推动社区将“网格+警格”融合联动上升为“平安前哨”工程,实现了网聚党意民心、治理共建共享的效果。
做实基础工作,提升网格警格工作质态
根据“业态相近、楼栋相邻、要素相联”的区域特点,将社区划分为5个综合网格、5个专属网格。由社区民警担任网格指导员,协助社区网格办主任兼网格长开展网格工作,积极整合了10名户口协管员、派出所辅警、社工为网格员,发展物业员工、保安、快递员等为网格志愿者,切实构建起“1(民警)+2(辅警)+N(网格员)+X(网格志愿者)”的“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工作团队,确保网格队伍能够纵向指挥到底,确保每个网格员职责明晰、各司其职。网格员在网格内每天巡查不少于2小时,在社区民警指导下开展人口管理、矛盾化解、安全监管、治安防范、城乡管理、政务服务等工作。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网格员会通过移动终端app“苏格通”或“全要素网格通”上报。其中,警务类的事件由“平安前哨”工作站指派民警直接前往处置;非警务类的事件直接由网格办分流至相应的职能部门处置。处置完毕后,网格员到现场确认并反馈结果,切实形成工作闭环。
创新运用大数据,助力网格警格融合治理
中央商务区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创新运用大数据的手段来辅助管理,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网格服务码”,由网格员生成一个含有本网格信息的二维码,下发给网格内的商户、企业,他们通过扫码可以灵活地注册为单位、网约房公司和网格志愿者等,自主采集单位、从业人员、住宿人员等信息,网格员再将数据分流、上报或直接处置,将数据采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大大拓展了信息收集的源头,同时网格员也从数据采集员转型为数据管理员。
在进行“网格服务码”推广时,依托网格的协同联动能力,市场监督管理局、银监部门将管理前置,要求注册公司必须先注册好“网格服务码”,另外,街道也大力支持,对上报的有价值的信息,上报人及对应的网格员都给予了及时奖励。
做优联合研判,助力网格警格高效运转
工作站依托“一张图”上的警情、矛盾纠纷和网格事件数据,明确重点,责任包干,对网格、警格中的治安状况、社会形势进行评估,把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向“最重要的地方”倾斜,这些做法在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国庆假日社会面巡防等工作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初显成效。
工作站依托“一张图”上的警情、矛盾纠纷和网格事件数据,明确重点,责任包干,对网格、警格中的治安状况、社会形势进行评估,把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向“最重要的地方”倾斜,这些做法在文明城市创建、人口普查、国庆假日社会面巡防等工作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初显成效。
针对辖区人流多、车流多等特点,工作站还在商圈、楼宇等人流密集部位安装了24台人脸识别摄像机,接入治安、交通等各类智能卡口,并将辖区社会面监控全部接入,便于在地图上调取图像、灵活指挥。同时,通过“一张图”调取各网格员巡查轨迹,掌握其巡点、巡线,并通过4G无线图传与他们进行实时互动,使视频巡查与网格员巡查“同频共振”、“双向发力”,构建坚强“平安前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