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海门市港新区按照“多网融合、共建共治”的思路,着力推行人员整合、数据聚合、工作联合的标准,切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社区警务深度融合,打造了新时代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和社区警务融合共治新模式,创新开展“警网一体化”治安管控机制建设,形成了“信息共采、治安联防、纠纷同调、平安齐创”的群防群治网格,有效提升了海门港新区社会治理水平,实现“小网格”托起“大平安”。
推动双网融合,搭建组织基础架构
海门港新区牢固树立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理念,将社区民警、辅警、网格员等力量统一纳入“全要素”网格组织体系,实现警网与网格对接,成立“警网融合”工作小组,配合村网格员对农户进行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治安管理、流动人口服务、社区矫正等事务处理。同时建立联席会商制度,每月20日召开一次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做实联动机制,构建高效畅顺运作格局
海门港新区友谊村建立了“警格+网格”工作微信交流群,网格员、民警、辅警及辖区居民纳入群中,每周定期推送平安资讯和服务信息,收集和掌握倾向性、苗头性矛盾隐患并及时进行调处。网格基础信息按照“全面、准确、鲜活”的工作目标,进行“应采尽采、及时更新”,做细网格化基础数据。网格员在出租房摸排走访的过程中,外来居民对网格员不熟悉,总会遇到租户的不理解、不配合。现在有民警和网格员一起走访,群众对网格员也更加信任,工作开展起来也更加顺利。
海门港新区包场村以“警网融合”为契机,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任务嵌入到网格化治理中,包场村网格员与民警共同检查了各个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灭火设施运行情况、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是否通畅,发现主要存在着消防制度未落实、消防台账不健全、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网格员与民警及时督促相关人员当场整改,对未能当场整改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要求在限期内必须改正,共发放了5张整改通知书。此次“警网融合”有效消除了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隐患。包场村还将继续充分发挥“警网融合”平台作用,扎实做好各项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力维护好辖区社会面消防形势安全与稳定。
加强“警格+网格”双融合,打好社会治理“组合拳”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双网融合”背景下,民警可借助网格员的日常巡查走访及时掌握治安隐患信息和科学分析案情,网格员则能借助民警的高效处置力量,第一时间消除社会治安隐患,从而实现基层警务工作和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双提升。
近日,友谊村网格员江丽娟接到电话反映网格内有些村民的家养鸡被狗咬死了,甚至村民也险些被咬。网格员放下电话立即与村辅警一起赶往现场了解具体情况,结合村民提供的信息,网格员和辅警初步判定大概有四只无主流浪狗。随后,网格员拨打了驻村民警的电话,半小时内驻村民警带齐工具和装备来到现场捕捉,经过一个小时的围捕,流浪狗全部被捕获,周围群众无不拍手叫好。
在今年疫情防控中,民警、辅警、网格员闻令而动,迅速进入网格,积极参与各小区封闭式管理,同时积极协助开展复工复产复学,民警、辅警与网格员一道逐一走访辖区企业,宣讲防疫注意事项,对流动人口特别是重点疫区人员及时上报、加强健康管理。网格员每天在小区内进行巡防,发现治安问题及时报告社区民警,由派出所跟进处置。
“警网融合”工作正在火热开展,这是共同推进建设平安海门港的努力实践,“网格+警格”的社会治理体系,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实现了社会共治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