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防骗ing | @考生和家长,小心“高考后”诈骗“拍了拍”你
2020-07-16 10:47:00

  高考终于结束了,但还没到放松的时刻!每年高考前后都是涉考诈骗案件的高发期,接下来是比高考更紧张的环节!分数!分数!分数!不法分子会利用考生和家长紧张心理布下骗局。对此,警察蜀黍整理了近几年高考后常见的诈骗手段!请家长和考生注意!

  混淆高等教育不同类型

  

  诈骗方式

  骗子利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大众化、多元化发展形势,把普通高等学校与现在其他高等教育形势混淆。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声称只要肯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名牌院校。考生入学后才知道,并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或网络学院。

  案例

  小黄高考时没有发挥好,妈妈姚女士在网上看到可以交钱直接上大学的消息,主动与对方联系,交了12000元录取费,拿到录取通知书后才发现,对方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科,而是成人教育的学历。

  蜀黍提醒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艺术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诈骗方式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案例

  张女士的孩子参加艺考,结果出来前有人联系她。说有办法帮忙,怀着多一个方法多一条路的想法,张女士告诉对方女儿参加艺考,想上名校,你们能不能指点指点?”。在一番打听之后,对方告诉张女士,只要她交上2万元的公关费,就能够保证考生能上名校。张女士听闻后怦然心动,交了钱之后发现被骗。

  蜀黍提醒

  艺术类招生,均有严格的分数线等条件限制和统一投档等招生程序,不会游离于国家体制之外。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谎称提前发放助学金

   

  诈骗方式

  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骗子就盯上了这些学生。他们或自称高校工作做人员,或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可以对困难考生或成绩优异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然后指挥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转账。

  案例

  高考结束后某县考生小李接到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通知小李某县正开展面向家庭经济困难考生情况调查,如果小李符合条件且有意愿,可先缴纳500元押金,届时持录取通知书申请领取1000高考补助金并取回押金。因该工作人员可准确说出自己姓名、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小李便深信不疑,按照对方要求到银行ATM机向指定账户汇款500元。之后再无法与该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小李在父母陪同下到县教育局咨询才知上当受骗。

  蜀黍提醒

  助学金的发放需要从申请到评审,再经过公示才能发放到学生手中,而整个过程都是所在学校参与的,而且助学金记录学生档案的,岂能ATM直接操作。

  

  伪造录取通知书

  

  诈骗方式

  不法分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事先打入银行账户内。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再不然,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案例

  一名快递小哥收到14份装有某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每份录取通知书还会向签收人代收6元的资料费交给寄件人。因往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是由邮政快递送达考生,今年却由他所在的这家快递公司负责快递,快递小哥心生疑惑,于是报警。民警赶到现场,打开包裹一看,发现里面装有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大学录取通知书乍一看还挺逼真,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存在好多破绽,例如录取通知书上没有大学盖章等。

  蜀黍提醒

  有些学校会在自己的招生网上公布录取考生的通知书信息,再不然,可以电话咨询被录取的院校。切勿相信自身没有报考的院校所投递来的录取通知书。

 

  

  1、考生收到录取信息确认表或录取通知书后,应登录市教育考试部门网站或主动拨打教育考试部门电话核查,也可到区招办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

  2、可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的办学资质、招生资格等,如有条件也可以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3、如有招生人员联系考生或家长,就要多留一个心眼,看前来招生人员的承诺是否与国家招生政策相悖,任何违背国家招生政策的承诺,都是不可能兑现的。

  4、看收费,看是否存在高额收费现象。国家规定,严禁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凡是存在违反国家规定的收费行为,或者另行收取中介费、活动费的行为,都要认真考虑,谨防上当受骗。

  5、我国高考实行阳光工程,各高校的招生计划都向社会公布,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

  6、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所有招生计划都是由国家统一下达并向社会公布,未经国家批准或者未向社会公布的,不能安排招生。

  7、军校招生无内部指标,也不可能计划外扩招,更不会向考生和家长收取数万、数十万元的高额费用。

  

 

  寒窗苦读十二载,

  金榜题名为今朝。

  祝愿每位学子

  都能进入心仪的大学!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