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坐落在美丽的长江之畔,长江是海门人的母亲河,为了更好地呵护长江生态,造福子孙后代,海门市积极发挥市域治理职能作用,利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制度优势,“三体联动”助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守护美丽长江。
网格宣传 全面走访
“亲爱的居民朋友们,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维持良好的自然生态,请不要买卖江鱼江虾啦!”“没有买卖,就没有滥捕滥杀,长江的生态就会越来越好。”小喇叭里传来网格员亲切的声音。“最近怎么看不到江鲜了?”在菜市场,一位老伯自言自语地说道,网格员看到后,立即上前劝导,告知他长江“长江禁捕退捕”的事,老伯听完立马表示理解并称赞道:“做得好!我看着长江的生态一日不如一日,现在确实应该搞些措施好好恢复,以后不再买江鲜了。”目前,禁止捕捞禁止买卖江鲜的话题已经出现在海门人民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成为了街坊邻居口口相传的热门话题。为进一步推进禁捕退捕工作,海门市指挥中心下发了《关于发挥网格员作用助力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的通知》,全市网格员通过全覆盖、无死角的宣传,有效提高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同时,网格员们加强网格巡查,积极参与配合公安、渔政执法、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对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提高巡查走访频次和深度,推动全市形成不买不卖不捕不食长江鱼鲜的良好局面。
数据汇聚 综合研判
海门市强化数据的归集和分析运用,应用大数据建立渔船渔民、市场经营、餐饮的基本数据库,为阻断捕捞源头、切断买卖交易、禁止江鲜加工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加强部门协作配合,推动公安、农业农村、交通、水利、人社、市场监管等部门相关信息和事件的互通互联,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预警预测,助力解决发现难、取证难、执法难等问题,加强了水里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为长江生态保护筑起了一道坚固的保护墙,有效推进海门禁捕退捕工作。
科技支撑 实时管控
科技的发展在保护长江的行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偷捕行为大多集中在晚上,甚至是凌晨,给巡查、执法带来了很大困难。海门市充分运用物联网、5G等新技术,利用高清监控、高清瞭望、无人机、人脸识别等技术,建设实时展示、全时感知、全域覆盖、全面精准、系统联动的长江大保护“智慧天网”智能平台,在长江沿岸布设全覆盖、无死角视频监控和高空鹰眼系统。组建“海鹰”无人机中队,实时化、立体化采集船、人、物等管控要素动态信息,通过24小时全方位监管,打造起长江沿岸不间断、智能化的巡查防控体系,实现对长江的全方位实时保护,为长江禁捕退捕、共抓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禁捕退捕并非仅仅为了鱼,更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让长江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休养生息。海门市积极发挥市域治理优势,“三体联动”助力长江禁捕退捕,护航长江生态环境,为海门子孙谋利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