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瞩目的沪苏通长江大桥即将正式通车,它的建成通车对南通的意义将是跨时代的。除了大桥建设工人,还有很多“无名英雄”在沪苏通长江大桥建造期间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默默无闻,却是大桥建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日夜守护平安的南通公安队伍就是其中之一。
突出一个“快”字,跑出加速度
随着通车时间的临近,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九大队、高铁南通西站站前广场治安派出所和警务服务站相继组建。这是南通市公安机关为保障沪苏通长江大桥安全,增强高铁南通西站执法力量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确保沪苏通长江大桥和高铁南通西站顺利投入运行,5月26日,南通市就交通组织、屯兵部署、治安管控、反恐维稳等工作实地开展调研,画出路线图、排出时间表,为做好大桥通车运行警务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后,各警种部门和辖区公安机关紧锣密鼓地开展各项工作,一项项措施有条不紊地落实,一个个实际问题迎刃而解。
“上海北大门,过江第一站”,通州平潮高铁新城,夯实了南通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的战略地位,也对“长安南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通作为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建设,在江苏率先从市域层面开展的平安建设探索,为治理现代化擦亮平安底色。
南通市通州区副区长、公安局长杨彬介绍,高铁南通西站片区技防建设正在同步实施,将积极探索应用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等先进技术,推动工作由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转变,进一步提升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
谋取一个“实”字,交出硬答卷
“我们是大桥的建设者,公安民警则是大桥建设的护航者,军功章里有他们的一半。”中交二航局沪苏通长江大桥建设项目部书记张帆说。
重大项目推进到哪里,公安机关的服务保障工作就跟踪到哪里。从2014年3月1日大桥开工建设的那天起,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平潮派出所就建立了“沪苏通长江大桥警务服务站”,将服务触角向重点项目延伸,把公安工作前移到重点项目建设的前沿阵地,做到“一项目一服务,一项目一专班”,不断完善“警企协作、治安巡查、打击防范、维稳处突、联动调解、服务保障”六项机制,全面承担起沪苏通长江铁路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安保工作任务。
2015年11月27日下午,沪苏通大桥南通公安水上警务服务站正式揭牌,与海事、长航等部门打造出一个“四位一体”警务服务站,落实“短、平、快”,菜单式、一站式、量身定制型的服务,促使水上警务服务站既是水上抢险救援的屯兵点、水面检查的盘查点、水上警情的处置点、矛盾纠纷的调解点、防范知识的宣传点和接受群众报警的服务点,也是有效服务民生的工作网络和平台。加强相互协作配合,从信息互通、执法协作、合成救援、依法履职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各项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抓住一个“稳”字,开创新局面
维护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通公安靠前一步、主动担当。
2月19日,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沪苏通长江大桥就陆续有工人返岗,工地复工。大桥项目部经理杨志德告诉记者,顺利复工离不开公安机关的帮助,除了在疫情防控方面给予了很多指导,复工前还专门组织民警到工地开展安全检查。
“我们坚持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稳定。”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平潮派出所所长成鹤银介绍,辖区除了有沪通长江大桥,还有盐通高铁、通苏嘉甬铁路、南通西站等重大项目。
这几年,平潮镇迎来大建设、大发展,辖区重点项目密集,外来务工人员非常多。
为实现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手抓、双胜利,平潮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企业实地走访,收集意见建议、了解实际困难,精准开展服务保障,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报备管理、健康监测、身份核验等工作。得知多个项目亟需解决返通务工人员的安全隔离问题,该所还积极联系辖区宾馆建立起防疫达标的医学观察隔离点,同时对工人宣传辅导防疫常识,督促相关业主和工地负责人落实防控主体责任以及外来人口管理的有关要求。
如果说疫情防控期间抓稳定促复工是平潮派出所的一大工作亮点,那么高效化解矛盾纠纷,助力沪苏通长江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无障碍推进,更是这个争创全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有智慧、有温度、有情怀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