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海门市委政法委立足职能、发挥优势,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带领全市政法干警逆行而上、勇于担当、奋战一线,为全市复工复产复业、重点项目加速快跑提供强有力的政法支撑。
一是复工复产“面对面”。组织全市政法干警下沉网格、对接企业,开展以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困境帮扶为主要内容的疫情防控“法企恳谈”行动,当好企业落实防疫措施、保障职工健康安全的“监督员”,共克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难题的“参谋官”,在争分夺秒、连续奋战中展现政法干警的担当作为,共走访企业232家、商铺18个、行业场所50家,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60余次。同时选派政法系统18名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对规上企业复工进行服务保障,通过疏“堵点”、补“断点”、解“难点”,使企业重拾发展信心,对接的重点企业已全部顺利复工复产。
二是服务项目“点对点”。及时出台《关于组建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1+4”政法护航团的实施方案》,围绕全市35个拟开工重特大项目建设,成立了一对一的“1+4”政法护航团(即每个项目由1名领导带4名公检法司业务骨干结对挂钩),下沉到企、实时互通,以“排干扰、解纠纷、化风险、保平安”为着力点,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团队式服务保障。截至目前,护航团成员已走访项目企业56次,收集解决问题35个,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38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积极的护航成效。
三是常态走访“实打实”。建立健全政法干警联系民营企业长效机制,做到“平时好用”“战时管用”,规范政法干警进网格时限要求、职责清单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全员参与”、“全网覆盖”、“全时服务”三大要求,常态化开展抓风险防控、抓民意收集,送法律服务、送关爱帮扶“两抓两送”活动,及时收集意见需求,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指导防控各类风险,通过服务“沉”下去,让生产“赶”上来,构建良好的“亲”“清”政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