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如东法院第二审判庭法庭内,立案庭法官鲍克俭正在公开审理一件运输合同纠纷案。与传统庭审不同的是,在审判台上看不见堆起的卷宗,甚至没有一张纸。在法官面前的宽屏显示器上,左屏显示着书记员实时记录的庭审笔录,右屏显示着案件的电子证据材料,法官左右屏同时浏览,案件信息一目了然。
这是一件发生在生意伙伴之间的运输合同纠纷案。王某2018年一直为周某进行货物运输,共产生运输费用13.3万元,至2019年4月,被告周某向王某出具欠条,约定2019年9月10日之前分三期将欠款履行完毕,但时间到期后,周某未能支付任一期款项。王某多次向周某催告未果,遂至如东法院起诉立案。
当事人无纸化立案 案件流转硬核升级
立案当天,立案窗口接收王某递交的诉讼材料,由外包人员进行扫描并智能编目,生成二维码清单然后将电子材料推送给立案人员进行审核立案后,信息自动回填生成收案登记表、案件受理通知书等立案材料。随后案件被分配至立案庭鲍克俭法官名下,电子卷宗同时推送给法官。
在推行案件材料电子化的过程中,如东法院还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自助立案区,当事人可尝试自助立案,现场将实体材料转换为电子文件,免去当事人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切实减轻群众诉累。
案件材料智能编排 轻装上阵无纸化开庭
传统办案模式下,法官办公室的案件堆积如山,想要查看某个案件材料,法官需要不停在“卷海”中翻阅。依托法院综合信息系统办案后,案件资料被智能编排在系统中,法官只需要输入案号,就可以在线查阅诉状、证据材料,阅卷流程更加规范化,阅卷更加高效便捷。
本次庭审过程中,鲍克俭法官通过电脑即时调取起诉书等卷宗材料,将材料推送到双方当事人面前的屏幕上,三方同步察看,无走动、无传递。同时,法庭内的庭审语音转换系统的语音查找功能能够快速、准确记录双方当事人的话语并即时转化为庭审笔录,进一步提高庭审记录的效率。
“可以这么说,以前抱着一沓厚厚的案卷甚至用行李箱拉着卷宗去开庭的情况将不复存在。”如东法院行装科工程师顾家慧说,“法官和当事人只需要轻装上阵,轻点鼠标,就能完成开庭,先前每个法庭必须配备的打印机也将走下历史舞台。”
阅卷批注智能感知 文书撰写又好又快
在庭审过程中,鲍克俭法官利用该系统语义分析、语音唤醒功能实现案情要素智能抓取。同时,该系统提供了便捷的手写记录方式,对案件重要信息,她通过手中的智能笔随时进行记录批注。
回到办公室后,鲍克俭法官着手撰写该案件的裁判文书,但她桌上没有一纸卷宗。就这个案件而言,她再也无需在大量的纸质卷宗里面翻来覆去找材料,也无需辅以大量的法律资料备查。电子摘卷取代手工抄录,最终,上午开庭的案件,承办法官用时半小时便完成了文书制作。
“近年来,如东法院年均入库档案1.2万宗,这些案卷档案的接收、装订、存放、查阅等工作耗费大量人力不说,还有丢失、损坏等风险,因此实行电子档案、无纸化办案可谓众望所归”档案室管理员金晓倩也对无纸化办案的普及推广充满期待。除此之外,无纸化办案还大大节省了纸张能耗,如工程类案件,每次打印都要消耗大量纸张,如今使用电子版,一张纸都不要了。
新尝试、新体验、新突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慧法院建设永远在路上。如东法院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深度融合,以信息化服务司法办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诉讼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