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制定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二项措施》、局领导分片挂钩联系、开展“千警护千企”行动、成立企业防控“小分队”……连日来,南通警方采取一系列“硬核”举措,实施精准服务,全力支持保障企业复工复产,为努力推动南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统筹布局谋划
开展定制服务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南通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企业“所需、所求、所急”,召集专题会议,组建工作专班,研究出台一系列服务保障企业复产复工得力措施,实行局领导挂钩联系、警种部门和辖区派出所定向服务制度,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着力破解企业复产复工难题。
如皋市公安局依托局领导挂钩联系、警种部门对接负责、辖区派出所定向服务的“千警护千企”行动,组成多个专门工作组,对当地1100余家规模企业、百强企业及批准复工复产企业实行“一企一警”挂钩服务;如东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形成所领导班子、社区民警、企业责任人、社区辅警、网格员“五位一体”工作模式,成立12支企业防控“小分队”,主动上门做好相关服务保障工作。
强化防范指导
提供精准服务
“只有找准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才能有针对性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南通市公安局副局长陆玲玲说。南通市各地公安机关通过先期调研,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海门市公安局按照“手挽手”警企共建要求,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系、平台接收等方式,精准了解挂钩企业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南通市公安局崇川分局成立了“警企联动先锋队”,深入到大中型企业、项目开展防疫指导,特别是企业复工复产相关业务宣传指导工作。
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南通产业主平台、对外开放的主窗口,规模以上企业354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设立企业80余家。为此,南通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主动对接经发、卫健等部门,掌握本地复工企业名单,指导做好返工人员排摸核查,在返通人员中开辟绿色通道,并利用外来务工人员“三集中”居住点、企业宿舍,实行集中住宿、统一管理,落实测温、消杀等防控措施。
各级公安机关还配合工信、商务、卫健等部门及各乡镇街道,指导企业加强内部治安防范,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强化企业周边地区治安整治,依法从严打击妨害复工复产、破坏生产经营、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8起、各类治安案件94起,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最佳发展环境。
优化政务服务
释放改革红利
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设立网络平台和3个专门窗口,提供货运车辆市区禁区通行证业务“便捷办”,保障物流畅通。对确认符合复工复产条件的企业务工人员,优先核查办理。全力推行交管业务“足不出户”网上办,保障群众疫情防控期间必要驾车出行需求和交通运输需求,并对因疫情影响未及时年检、年审的,不予处罚。
“交管业务便利只是我们释放改革红利的一部分。”南通市公安局警察公共关系处处长戴勇介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南通市公安机关优化服务模式,深化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领域“放管服”改革,提高公安机关审批服务效率,更好地服务企业。
2月14日,海安市公安局接到南通达欣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名派遣工人急需办理护照的求助,该局出入境管理大队迅速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加急办理缩短至2个工作日。
据了解,像海安一样,各地公安机关依托微警务“警企直通车”平台,推行对企业员工办理居住证等业务网上办、预约办,接受企业办事咨询、办事预约、服务预约,及时回复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在复工复产方面提出的问题。为应对企业返城复工人员租住小区进出难问题,市公安局崇川分局率先试点开发电子通行证,通过手机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即可进出居住小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