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结束,防控不停歇。这些天,南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二大队大队长程殿明依然神经紧绷,奋战在沈海高速小海收费站口。虽然集中查控点已经撤销,但程殿明与同事们并未轻松,他们通过路面执法巡逻、大数据精准防控等手段,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日夜守护着城市的平安和幸福。
从抗击“非典”到迎战“新冠”
他们筑起全市首道高速防线
沈海高速小海收费站口,南通城区最繁忙的高速入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里成为全市最早设立入城防疫卡口的地方。接到上级部署的那一刻,程殿明二话没说,带领队员冲锋一线。
“抗击疫情,我有一定经验。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17年前“非典”疫情来袭,程殿明作为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的民警,也是在高速公路卡口战“疫”,把守的是当时市区唯一一处防疫卡口——宁通高速平潮出口。
17年时光荏苒,变化的是道路交通的日新月异,不变的是人民警察冲锋在前的责任与担当。程殿明坦言,与17年前相比,如今人员流动远超当年,防疫要求更高,任务也更为艰巨。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从高速公路流入我市,大年三十那天,小海收费站查控点在全市公安交警部门中第一个启动了战时勤务机制,交警高速二大队成立了由程殿明为组长、其他大队领导和中队长为组员的大(中)队长执勤岗,到岗到位开展查控工作。
早上7时开始一天工作,中午12时在食堂匆匆忙忙吃口午饭,下午1时钟不到返回工作岗位,晚上10时下班是常态,若是轮到4天一次的值班,更要忙到凌晨2时……从除夕开始设立小海查控点到卡点撤除,54岁的程殿明就这样没日没夜连续工作了31天。
保障防疫不留死角
确保道路安全通畅
出于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小海收费站区成立了由公安、交运、卫健三部门组成的疫情防控检查点。程殿明受命担负疫情防控突击队队长,执行重点疫区车辆来通处置、疑似症状人员护送、危重病人转院交通保障及特殊情况下的交通管制等应急处突任务。
小海收费站的进城车流,相当于市区其他4个高速入口的车流总和。既要保障防疫检查不留死角,又要确保道路安全、通畅,程殿明下足了功夫。他靠前指挥,根据工作需要及人员实际,按照统一组织、分类处置的原则,将查控区域划分为3区6组,分别为“引导区、检测区、应急处置区”和“二维码扫描组、导流组、身份信息查验组、测温组、登记组、应急处置组”,并根据车流量大小,动态调整、灵活应对,不仅确保了各单位、各区域、各小组的紧密配合,还保障了查控工作的高效运转。
严密防线之下,试图蒙混过关的伎俩悉数落空。“有的司机谎称忘带身份证件,有的故意乘坐本地牌照车辆,有的请来本地朋友接送,想要逃避检查……”程殿明说,逃避检查的情形各色各样,但守卡的标准只有一条,那就是严格按照要求,不放过任何疑点。
“0”输入是对防疫工作最好的肯定。疫情防控以来,南通市区持续保持新冠肺炎病人“0”输入,承担着半数高速入城车流防疫检查重任的小海收费站功不可没。卡口工作不仅得到各界高度认可,相关工作经验还在其他卡口推广。
卡口撤了防疫不停
市民理解是最大前进动力
鲜为人知的是,在卡口奋战的31天里,程殿明既当战斗员又当协调员。除了身先士卒开展车辆核查,他还担起整个卡口的组织协调运转的重任。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卡口的防控要求不断变化。作为疫情防控突击队队长,程殿明必须第一时间将最新要求传达部署到位。卡口56人来自多个部门单位,人员轮班替换,即便是公安民警,也来自不同警种部门,每每新人到岗,程殿明都要不厌其烦地把工作说清、教会、确保查控工作高效开展。
“越是到了后期越是关键,防疫压力也越大。”程殿明说,虽然2月23日起小海收费站集中防疫检查卡点撤除,但随着复工复产步伐加快,防输入的压力丝毫没有减退。这些天,程殿明带领大队同事加强了路面巡查,特别对外地进城车辆加大检查力度,严防疫情输入。“近期外地出现了疫情输入的个例,我们也在关注、思考。”程殿明坦言,防疫工作步步为营,一刻不能松懈。神经一直紧绷的他,甚至连夜晚做梦还在谋划如何守牢防线。
“相比17年前的非典时期,如今,市民对防疫工作有了更多理解支持,四面八方涌来的关爱让我们非常感动。”程殿明说,防疫卡口建立以来,几乎每天都有热心市民、爱心单位送来关爱,有司机接受完检查后从后备厢搬下两箱方便面,有一家老少送来牛奶、饼干,有送来热腾腾的奶茶、咖啡。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卡点深夜值守的人员还吃上了热腾腾的面条,“大家的关心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再苦再累,一切都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