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通
“支云”庭审系统为什么会迅速“爆棚”
2020-03-02 14:4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最高法院、省法院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持续部署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将建设智慧法院作为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通市中级人民法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执法办案,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审判“不打烊”,公平“不掉线”。农历大年初四(1月28日),在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的直接指挥下,中院紧急组织技术团队,联合技术公司着手自主研发“支云”庭审系统,2月10日快速上线投用,2月12日即在全市法院实现100%全覆盖,广受各方好评。一时间,微信朋友圈、微博纷纷被“支云”庭审系统“刷屏”,与该庭审系统同名的南通支云足球队通过微信公众号“跨界”打call,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栏目还对“支云”庭审系统专门报道。短短时间里,“支云”庭审系统为什么会迅速“爆棚”? 

  “支云”的迅速“爆棚”,源于对运用信息化思维的前瞻研判和不懈实践。“支云”庭审系统生于战“疫”,但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南通中院党组长期将“互联网+审判”作为重点课题进行研究,对于运用信息化思维解决办公办案难题作出了长远规划。2017年南通中院制定了《南通法院“智慧审判”实施方案》,召开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规划建设智慧诉服、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警务和智慧政务五位一体的“智慧法院,南通新模式”,按下南通法院全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启动键”。之后,大数据应用、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云柜材料流转、一键归档、庭审语音智能转写、文书辅助制作和智能生成等“黑科技”在南通法院纷纷普及应用,数助决策、网上诉讼服务APP、移动执行APP、破产管理系统、政工系统、行装系统、智慧警务系统相继落地运行;作为全国入选的三家中级法院之一,南通中院代表江苏法院参加在福州举办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独立办展;全国首家地市一级“数助决策”实践基地在南通中院设立,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法院十大创新案例”等信息化成果接踵而至,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述元等领导同志先后对南通法院信息化工作批示肯定。“支云”,用南通话读的谐音是“只赢”,正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厚积薄发,“支云”庭审系统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响。 

  “支云的迅速爆棚,源于破解难题的司法智慧和创新精神。通过浏览新闻报道,我们发现,不少地方法院也在尝试通过网络庭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审判工作带来的影响,但是都存在着一些棘手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审判管理系统(内网)和互联网不能实时对接,导致电子卷宗无法实时利用,复杂案件举证质证需求难以满足,笔录在线核对签名不能实现,严重影响网络庭审的适用范围和应用体验。南通中院在打造支云庭审系统时,并未将其仅仅视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权宜之计,而是置于更为长远的语境之下,直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支云”庭审系统充分利用了前期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依托现有科技法庭系统,创新通过光闸交换系统打通内外网之间的数据隔断,在符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完成了与审判管理、电子卷宗等系统之互联互通,实现了案件排期同步、当事人身份核验(人脸识别、身份识别)、庭审笔录同屏显示、图片格式电子证据提交、内网电子卷宗系统证据展示、庭审笔录电子签名、庭审控制、同步录音录像,以及庭审录像检索、回放、下载等系统功能,兼顾网络庭审的便利性和功能性,引领了网络庭审发展的新方向。接下来,“支云”庭审系统还将陆续实现庭审笔录同步语音转写、庭审实况直播、电子证据防篡改、电子质证(为当事人提供对所展示证据进行批注等功能)、音视频格式电子证据提交、庭审录像自动回传电子卷宗系统等功能,并同步优化系统架构、提升用户体验,以进一步满足便利诉讼、提高庭审效率和司法公开要求。 

  “支云”的迅速“爆棚”,更源于深厚的司法为民情怀。“支云”庭审系统开发、投用于疫情防控期间,自诞生伊始就肩负着利用信息化方式打破空间与时间束缚,及时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司法诉求的使命,饱含着系统开发者深厚的司法为民情怀。通过“支云”庭审系统,当事人可以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登陆庭审系统,足不出户参加开庭、调解、听证、谈话,方便、安全“打官司”;法官得以实现审判、防疫“两不误”,持续向社会输送公平正义。截至2月28日,南通两级法院已通过“支云”庭审系统开庭969场次,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工作。下一步,随着智慧法院建设持续推进和5G时代到来,“支云”庭审系统打破时空间隔,迅速拉近法官与当事人距离的优势将更为显现,使其能够有机融入“两个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融入“分调裁审”工作机制,成为巡回审判、“法官进网格”的新路径、新方向,助力推动力量下沉、重心下移、服务下倾,优化纠纷源头治理效果,促进机制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实际效能,不断释放智慧法院建设红利。相信,随着“支云”庭审系统的运行和不断完善,声声法槌“云端”敲响在南通法院将成为常态。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