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江苏长安网 > 投稿 > 市政法单位 > 南京
南京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守护一方平安,服务一方发展
2020-05-26 12:26:00  来源:学习强国
     南京江北新区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作为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正在加速崛起。经济发展离不开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在江北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2017年5月18日,江北新区综合治理局成立,肩负起守护新区一方平安的新使命,开启全面依法治区的新征程。

     成立三年以来,综合治理局各工作机构有序高效运作,在社会稳定、扫黑除恶、法治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硕果累累:964个综合网格、977名专职网格员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企同行、法律援助、志愿者5支法律服务分队走家串户,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集聚优质司法资源、营造一流法治环境,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近三年,江北新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中有升,均超过98%,位居全市前列。

  

    勇挑重担

    全力维护新区和谐稳定大局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围绕新区重点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综合治理局勇挑重担、全力推进大排查大整治、信访积案攻坚化解等专项行动,周密落实各项安保维稳措施,信访、稳定考核指标进位明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年来,综合治理局对全区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问题和风险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自查梳理出突出信访问题和不稳定因素,化解率超过80%。

    近期,根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信访工作的指示要求,综合治理局走访调研相关部局、各产业平台和各街道,摸排突出矛盾,并对所有矛盾分级分类管理,加强风险评估,能够解决的,限期督办解决,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做好群众解释工作,避免因得不到理解、信息不对称导致矛盾激化。

   “我们还在积极推进‘互联网+信访’机制,以网上流转、网下办理、规范管理、群众评议、阳光运行制度体系为基础,办好网上信访。”综合治理局信访办负责人介绍,2019年,新区网上信访占比54.21%,手机APP、微信信访量占信访总量18.5%,超出省市目标要求,降低了信访成本,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维护和谐稳定大局,新区的扫黑除恶斗争也取得了新进展。自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综合治理局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问题为主攻方向。截至2019年,共破获各类涉黑涉恶案件1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56人,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个,打掉各类涉黑涉恶团伙共计65个,筑牢新区安全后盾。

   创新探索

  据介绍,新区共划分了964个综合网格,977名专职网格员已成为社会基层治理的一股重要力量。目前,新区紧抓街道体制机制改革契机,以“做实网格”为总体目标,成立了以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搭建了集成式网格联动工作平台,新区网格创建达标率实现100%。

  关键时刻显成效,在疫情防控期间,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网格员队伍“厚积薄发”,从除夕至今,他们守护在社区防控第一线,进行人员摸排、线上线下宣传引导、站岗执勤、跑腿代购,上演“最美的逆行”,交通卡口、小区大门、服务站点,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一日网格员”体验活动、“警格网格融合”、“政法网格员”下社区……新区不遗余力充实网格力量、厚实网格内涵,打造独具特色的工作品牌,增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性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围绕网格化治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工作,新区成立南京网格学院江北分院、印发年度培训计划、组建“网格讲师团”,抓好网格员业务培训,提升网格员业务技能。同时,探索打通网格员职业发展瓶颈,研究制定《江北新区关于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建立健全录用、培训、上岗、考核、退出等机制,规范薪酬待遇、晋升通道、职业保障等内容,为全区选优配强网格员,打造基层社会治理“先锋队”提供基本遵循。 

  贴近群众需求

  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买了二手房房东毁约我该怎么办?”“公司拖欠工资怎么追回?”近期,一些新区居民惊喜地发现,遇到侵权问题,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站点里的一台机器能帮助自己“在线维权”。这台终端机自带摄像头,通过视频连线让当事人即时与新区坐班律师、专职调解员进行交流。

  “我们已试点投放21台法律服务终端机,不仅可以就近进行线上咨询、预约、法律知识检索查询,还能实时连通新区、街道,隔空对接律师、法院、民调、公证,在线获取法律问题、矛盾争议解答,让新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免费进行法律咨询”,综合治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由“面对面”变“网对网”,这一服务机制为律师、村居法律顾问常态化法治宣传、法律咨询开辟了新路径。综合治理局聚焦实战实效,借力大数据开发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2019年底,新区已建成集自助服务、实体服务、远程服务为一体,切合群众需求、服务优质高效的区、街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实体平台,满足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等各项法律服务指引及咨询需求。为进一步构建法律服务生态圈,综合治理局还上线了新区公共法律服务微信小程序,让新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实现一系列法律服务“指尖办”、马上办。

  良好的硬件设施搭配优质软件,才能发挥法律服务应有之义。为强化一线公共法律服务和应对应急事项处置能力,综合治理局汇聚新区、街道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律师、调解员、法院法官、高校讲师和大学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于2019年4月成立江北新区12348法律服务总队及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法企同行、法律援助、志愿者5支法律服务分队。新区整合以来,调解了一批民间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7%。

  双区联动

  法治新区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江北新区迎来了“双区”联动发展的新机遇。新机遇对于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新要求,这既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点,也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

  外引工作掷地有声,以江苏自贸区内首家境外律所庆辰法律事务所为代表的境内外高端法律服务机构,相继落地新区。今年4月,综合治理局又牵头南京自贸片区境内外律所推出合作创新机制,江苏三法律师事务所与庆辰法律事务所驻南京代表处组建的“华讯国际知识产权与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采用开放式的“项目型联营”模式提供涉外法律服务,该服务模式在江苏自贸区尚属首创。

  内培工作同步推进,新区与市行政法学会、驻宁主要高校法学院签署了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法治建设协同创新研究合作框架协议。据介绍,各驻宁院校具有丰富的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打造研究经验,将充分发挥高校“智囊团”优势,加快探索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发展思路与实施路径,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国唯一要求“法治先行”的国家级新区,新区发挥法治引领作用,在集聚高端法治资源、营造规范有序法治环境上凝心聚力谋突破、履职尽责谋发展。综合治理局就全国首家法治园区各入驻司法机构时序进度,拟定协调方案,推进最高院第三巡回法庭、新区法院、检察院等首批入驻机构办公场所开工建设并配套引进律所、公证等法律服务机构,已获批的南京海事法院及正在积极申报的南京环境资源法院、南京知识产权法院拟将一并落户入驻。出台自贸南京片区法律服务业扶持政策,激励境内外高端优质法律服务机构落户进驻新区,并在全国首创提出对在G20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南京自贸片区企事业主体维护重大利益、取得突出业绩的法律服务机构予以重奖。对接引入国际争议解决及风险管理协会等境内外高端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共建南京片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国内率先实现调解协议法律全球确认效力。

  下一步,新区综合治理局将紧紧围绕建设江北新主城工作大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成效,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聚力打造法治服务高地,推动新区、南京自贸片区建设对标国际一流的法治营商服务环境。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