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国台办批准建设的台资集聚区,为助力淮安市委市政府推进台资高地建设,淮安两级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完善涉台商台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平等保护台商台企的合法权利,回应台商台企多样化司法需求,不断提振台商、台企在淮投资信心。
“淮安法院为台商台企提供了优质的司法服务,很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8月12日在淮安中院召开的座谈会上,省台办服务中心副主任金成富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在每一起案件审理中坚持矛盾化解的导向
受疫情影响,江苏敏安电动汽车有限公司开发工作停顿。与敏安公司曾签订零部件开发合同的安徽某科技公司,向淮安开发区法院起诉敏安公司要求解除合同并支付已经发生的相关费用。开发区法院将案件相关情况汇报当地政府部门,通过相关部门和法院携手协调,双方握手言和,解除开发合同,敏安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已开发的模具等所有权归该科技公司。
这并不是个例,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淮安各基层法院共受理涉台商台企案件282件,审结257件,其中调解撤诉案件148件,调撤率达57.6%。
多元化解是淮安中院的,淮安中院坚持矛盾化解导向,在市台商服务中心设立涉台商台企纠纷诉调对接办公室和巡回法庭,邀请市台办副主任、台商服务中心主任、市台协会长副会长、本地主任律师等组成涉台商台企纠纷诉调对接小组。从2018年底到今年7月,淮安两级法院已委托诉调对接办公室对29件涉台商台企纠纷案件进行诉前化解,其中成功调解14件。
近日,淮安中院和市台办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涉台商台企服务持续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意见》,推出16项举措,包括成立涉台商台企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涉台商台企纠纷化解的督查考核等。
在每一个司法程序中贯彻依法保护的理念
在与和通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中,江苏和兴汽车科技有限公司银行存款36万元被冻结。今年4月份,和兴公司提供了与涉案公司为关联公司等证据,证明该保全影响其正常经营,并以房产作为担保,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保全。法院经审查认为和兴公司的申请符合相关规定,裁定查封和兴公司房产,解除其银行账户的冻结,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后该案经调解结案。
近日,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此之前,我院已经出台《关于提升“执行合同”质效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提升“办理破产”质效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实施意见》,搭建起对标营商环境评估指标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制度支撑。“依照法律规定、善意文明执行”的司法理念贯穿淮安中院整个司法程序。
淮安中院在民三庭设立涉台案件审理专业合议庭,指导全市两级法院涉台案件审判工作,统一裁判尺度,确保涉台纠纷案件公正审理。涉台商台企案件较多的开发区法院在清算与破产审判庭中设立涉台企业案件合议庭,专门负责指导全院涉台案件审判工作。
为依法确保台胞实际知悉送达内容、及时行使诉讼的权利,两级法院均规范适用公告送达程序。在启动公告送达程序前均进行程序性合议,确保穷尽其他送达方式后仍无法完成送达的,才依法适用公告程序,保障诉讼活动有序开展。对涉台案件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根据其申请或主动依职权调查收集,对于关键性证据,必要时通过两岸司法互助途径调查收集,充分保障企业举证权利。拓宽涉台商台企案件诉讼渠道,建立涉台审判“绿色通道”,在全市法院设立涉台案件立案窗口,立案时对涉台案件进行标注,实现涉台商台企案件高效立、审、执。
在每一项服务举措中体现求真务实的作风
“希望能加强法院与台商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加大对违约失信行为的惩处力度。”……4月16日,侍刚专委带队到市台商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台企对法院的工作建议。
淮安两级法院与市台办联合开通“企业预约法律体检”通道,接受企业预约,为台商台企定向把脉问诊,为其提供“量身定制式”的司法服务。同时,每年定期召开涉台审判座谈会,听取收集台商台企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开发区法院对企业败诉的案件坚持件件发送司法建议,逐案分析台企矛盾成因,向台商台企提出针对性的法律意见,指导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和经营管理,引导台商台企降低法律风险。
淮安中院还定期或不定期刊印涉台法律法规宣传册,向在淮台商台企发放,宣传册采用信息报道、案例解析、情况反映等形式对淮安涉台民商事诉讼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引导台商台企、台胞熟悉大陆法制环境,致力营造“亲”“清”的政商环境。
供稿:赵大为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