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警实战大练兵启动以来,淮安市公安局淮阴分局坚持从高从难从严要求,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原则,以“制度+实训+保障”模式确保实战大练兵取得实效,全方位提升了民警警情处置能力和执法规范化水平,增强了队伍整体素质。
“制度”筑牢练兵之本
淮阴分局党委把制度作为实战大练兵训练标杆,将实战大练兵活动纳入公安重点工作、党建工作要点,按照“党委领导、政工协调、警种主训、分级实施”机制要求,形成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实战训练具体负责,科所队长对本警种、本单位民警训练工作直接负责的良好格局。
先后制定完善《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实施方案》《公安机关能力作风建设攻坚提升行动及深化锻造“四铁”警队实施方案》《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攻坚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并按照文件要求开展针对性训练,形成“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格局。同时,加强大练兵工作的督导检查,定期组织抽查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月度、年度绩效评价。建立健全“周练兵、月考核”练兵考核机制,将每周二下午确定为集中训练日,严格落实每周不少于2小时的训练制度。
“实训”提升练兵之效
淮阴分局将实战训练贯穿于整个大练兵过程中,多次召开调研座谈会,科学设置培训课程。
根据警务实战需求,邀请市公安局警种专家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现场授课,专门解决民警现场执法用枪操作规程不熟、枪械故障排除及安全使用技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班子成员和科所队长共43名同志以身作则、带头参训,分4批次开展专项培训,不仅提升了用枪能力和水平,还给民警放好了样子,作好了表率,形成实战训练的‘头雁效应’。”淮阴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丁锐介绍说。淮阴分局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把送教活动延伸到执法执勤现场,警务实战教官结合勤务工作和卡点实际,从警力部署、卡点设置到人员站位等方面现场“手把手”教学,实现“教学”与“实战”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政治培训、法制理论培训和疫情防控培训,不断推动警务训练向“八小时”外延伸。将现场执法和处置能力培训全程录像,剪辑成教学视频,不断增强民警实战意识和规范执法能力。探索推进“网上大练兵”模式,在内网发布《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等微课程,供全局民警辅警学习研究。
“保障”夯实练兵之基
淮阴分局从教官选拔、场地建设、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全面夯实练兵之基。
从全局遴选政治素质过硬、实战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3名民警组成警务实战专职教官团队,参加省、市教官培训班集训,不断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从分局刑侦、治安、法制、科技、交通等专业警种和实战单位精心挑选20名岗位能手、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官,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官队伍。进一步加大训练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建成750余平方米的专业化、智能化警体训练中心,配齐跑步机、椭圆机、划船机等各项健身训练所需的训练器材41台,选聘2名具有高水平健身经验的辅警担任管理员,免费为参加训练的民警提供科学指导。与此同时,淮阴分局积极争取训练场地,对集中培训、练兵考核所需的经费,做到足额保障、及时到位。在训练中始终做到有热身、有保护、有放松,同时配备必要急救药品和设备,并安排医护人员和救护车辆现场值守,最大限度避免了训练伤情发生和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