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事眼中,年逾五旬的魏东,不只是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司法局的副局长,也是调处矛盾纠纷的“阵前先锋”。作为清江浦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首席调解员,在从事人民调解工作的14年间,魏东的足迹遍布全区77个村(居),成功调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2000余件,调解成功率、满意度均达100%,先后被司法部、省司法厅表彰为“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苏省人民调解能手”,被淮安市委市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
当“先锋”,靠“本事”。2011年1月,清江浦区某商业综合体楼盘与业主约定的房屋交付日期出现变更。因为房屋延期交付,开发商为此向业主支付了一定的违约金。尽管如此,部分业主依然情绪激动,无法接受开发商违约交房的行为及其所支付违约金的标准,进而与开发商之间产生了矛盾纠纷。对此,魏东迅速介入,往返于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经过20多次反复说事拉理,最终促成纠纷双方围绕违约时点、违约金额等关键议题达成和解。随后,开发商将全部违约赔付款83万余元,足额汇入到清江浦区调解中心财政专户,如数赔付到业主手中。
当“先锋”,也需要“耐心”。2013年海润枫景佳苑商品房延期交付,200多户业主与开发商多次发生纠纷,闹了个不欢而散。这一纠纷案件随后被交到魏东手中。接到调处指令的魏东,通过17个月时间、130余次上门调处,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最终,开发商分7次打款,向业主支付违约补偿金共计1000余万元,余款按调解协议约定进行分期支付。拿到首笔补偿金的业主为了感谢魏东的辛劳付出,专程制作了写有“为民解忧,构建和谐”八个大字的锦旗,送到魏东手中。
当“先锋”,还要善于“革故鼎新”。2019年,清江浦区司法局在全区开展了“访调对接”试点工作。有着多年调解工作经验的魏东,结合区情实际,探索出独具特色的“134”工作机制。根据这一创新机制,清江浦区司法局在全区建立起“联动网格”,推行了“调解+答复”“调解+复查”“调解+复核”的“3+”式访调对接路径,形成了自查自办、移送协办、分流交办、上下共办的“四办”工作模式。上述探索,激活了清江浦区人民调解工作的“一池春水”——
队伍“强筋健骨”。根据魏东的建议,清江浦区司法局从全区人民调解员中挑选了以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人民调解能手、江苏好人、“道德模范帮帮团”成员等为代表的精兵强将,组成专门的“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员队伍,经培训后成立各自固定的人民调解工作室,由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统一调度和派驻,深入基层一线受理群众信访案、承办信访移送案,参与信访接待与排查。截至目前,该区共设立“访调对接”人民调解工作室28个。
资源“排兵布阵”。得益于魏东的牵线搭桥,清江浦区司法局将物业、医患、环保、劳动争议等专业调解组织纳入区“访调对接”中心,打造信访商请移送案件的实战化平台,直接承办信访交办移送案件。同时,以调解专家、“道德模范帮帮团”成员为骨干,成立“访调对接”巡回调解工作队,具体承担对下派分流案件的调处指导与协办,保持区与街道(乡镇)之间的“访调对接”和上下联动。
机制“推陈出新”。在魏东的助力下,清江浦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区信访接待中心设立了专门的“访调对接”接待窗口,配备了一名人民调解接待员和一名人民调解引导员,将信访案件引导至区“访调对接”中心,指派专人对案件涉及的矛盾纠纷进行跟踪调处。
2018年以来,清江浦区未出现一起矛盾纠纷上交现象。2019年,魏东也因为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的突出贡献,被淮安市司法局授予“十大金牌调解员”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