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力军,班主任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知识,是学校法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日前,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处长、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汪彦以案释法,为全体班主任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法治的种子在校园里发芽,2018年12月起,淮安市实施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兼任辖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制度,至今淮安市检察机关共有110余名领导干部、检察官担任全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200余场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检校合作,提供优质检察法治产品
今年3月6日,作为检校携手,推进学法战“疫”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堂《抗疫聊法》课程通过网络直播,从淮安市清江浦区检察院传向了淮安市清浦中学初一年级100多名“宅”家学习的学生电脑和手机中。
网络直播说法
直播课上,清江浦区检察院专委、清浦中学法治副校长郭维汉从个人应知的传染病防治法律知识、疫情防控过程中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何正确预防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三个方面,让学生们了解如何依法抗“疫”。直播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频频为检察官的精彩讲课点赞。课后,有参与直播课程的家长表示:“这种直播的普法课程非常好,不仅让孩子,也让家长对疫情相关的法律知识有了更多了解。”
“‘法治副校长’制度旨在贯彻‘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提供优质检察法治产品,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知法守法、用法护法、明理向善。”淮安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潘凌云介绍,该项制度自实施以来,“法治副校长”们积极为学校法治工作提供支持,参与校园内外安全环境治理工作,针对所在中小学特点和需求,精准化开展未成年人法治宣传,不断丰富校园法治宣传教育载体,创意发起并参与拍摄国内首部以反对校园欺凌为主题的MV《青春需要温暖》,联合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校推广普及;推出“法话西游”系列普法漫画,被最高检列入“法治进校园”系列普法图书。
创新模式,老师、家长担任观察员
在检察机关领导干部兼任“法治副校长”的同时,检察机关还邀请老师、家长担任公益诉讼观察员,积极提供涉校园安全监督维权线索。
2019年6月25日,一名观察员向涟水县检察院反映,某镇中心小学附近建有大量简易活动板房,供附近上学的学生及家长租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接到线索,检察官们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仔细调查走访后,涟水县检察院立即与镇政府召开了联席会议,全面深入地剖析了问题的严重危害,一起商定解决方案。为了督促镇政府积极履职,涟水县检察院及时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该镇政府非常重视,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在当年9月开学前夕,所有简易板房均已拆除,57名就读学生得到妥善安置。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孩子们的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将继续和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努力守护孩子们在校园的人身、财产、食品等安全,为孩子们创造更安全的校园环境。”涟水县检察院检察官陈明卉说。
潘凌云表示,“法治副校长”是淮安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举措之一。近年来,该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依法办理涉未成年人各类案件,着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大限度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未检工作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完善,逐步走出一条立足职能、精准定位、创新引领、因地制宜、接力奋斗的淮安未检发展道路。(汪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