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淮安各级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上级公安机关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创新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措施,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
亮一亮,惠企招式硬
“做好疫情防控是硬任务,推动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既要把防控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又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有力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确保防疫和发展齐头并进。”副市长、公安局长周达清说。
2月19日,淮安市公安局制定出台了《疫情期间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从落实快速通行政策、严打涉企违法犯罪、加强企业安全防范等五个方面,全力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各地公安机关和相关警种部门纷纷结合实际,制定路线图、计划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细落实。
“我们辖区有近200家企业、工人近2万名,派出所会同有关部门,主动上门对申请复工及通过审批即将复工的企业逐一上门做好检查指导工作。”涟水县公安局民警颜留建说,社区民警逐一挂钩联系辖区企业,全面落实“一企一策”“一企一警”举措,主动配合帮助企业做好复工复产。
对有特殊需求、复工人员较多、涉及疫情防控物资生产的企业,淮安公安采取特事特办、重点帮办、上门服务等方式,拓展服务渠道,推动各项公安审批许可事项现场办结,最大限度方便企业、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扫一扫,服务云上走
“你们的服务太周到了,现在我就可以安心居家隔离了,谢谢你们!”2月27日上午,洪泽公安分局出入境大厅,当得知自己网上预约的居留延期申请将加急办理并送证上门后,某企业日籍法人镰田先生高兴地说道。
疫情发生以来,淮安公安充分发挥数据警务优势,在“淮安公安微警务”公众号开通“企业一键服务”模块,提供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等预约服务,目前共受理各类出入境证件申请530余人次,为中外公民提供加急办证服务18人次。同时,开通热线电话,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
轻轻一扫,“码”上通过。最近,淮安市淮师文华小区大门的出入方式悄然发生了改变,除了持一般的出入证,有很多居民直接用手机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进入小区了。这就是由淮安公安牵头开发、全市推广的“淮上通”电子通行证。居民注册后一次完成信息申报,运用大数据手段综合判断个人风险等级,通过红、黄、绿三色管理法,实施疫情精准防控,3月7日上线后,24小时内就有50万人完成注册。
除此之外,开发区公安分局的“企业一键服务”、洪泽公安分局的“洪宜行”、盱眙县公安局的“安心码”等各种量身定做的线上通行码、服务码,使得不见面审批、人员健康登记、交通物流登记得以线上运转,为社会恢复运转、企业复产复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云端支持”。
转一转,管理进网格
“你们厂有多少工人是外地的?吃饭怎么解决?目前有什么困难?”2月21日上午,金湖县公安局“联络员”民警走进辖区江苏爱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与工作人员展开面对面交流。
随着节后企业陆续经批准复工,金湖县公安局推动“警格”“网格”融合,“联络员”队伍由内保大队牵头,从各派出所选派工作经验丰富、业务纯熟的民警,分别担任全县289家已经复工生产的企业挂钩“联络员”,跟进掌握企业员工流动变化及复工复产情况,全程掌握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协助解决人员核查、登记等工作。
掌握人员动向、做好排查登记、开展防疫宣传、真情靠前服务……面对疫情,在淮安市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指挥部社会防控组组织发动下,社区民警与全市6200余名网格员迅速响应、主动出击,密切配合,共同以战斗员、宣传员、服务员的多重身份,通过企业服务、社区管理、网格治理等多种方式,筑牢疫情战场“防洪堤”,担当保障复工排头兵。
跑一跑,困难上门办
“机器不响、车轮不转,但租金要交、工人工资要发,我几乎天天失眠,如果不是徐警官给我们联系了这么多防疫物资,我这个小厂可能就要倒了!”清江浦区一汽配厂厂长罗某感叹道。
清江浦公安分局淮海路派出所地处市中心,辖区内小企业、小商铺鳞次栉比、数量众多。许多中小企业主向社区民警徐玮反映,想尽快复产复工,减少经济损失,但苦于防疫物资太少,不敢贸然开工、营业。为了解决这些企业的燃眉之急,经徐玮提议,派出所首先捐赠一部分口罩支持企业,同时积极联络相关部门,为企业申领口罩、消毒水、手套等防护物资。“疫情最艰难的时候,有不少好心人和单位主动为我们派出所捐口罩、捐护目镜,现在是我们反哺他们的时候了。”徐玮这样说道。
“正是有了李警官手把手的指导,我们才能迅速制定好符合申请条件的防疫制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复工复产。”淮安方圆锻造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
为靠前服务辖区内复产复工企业,淮阴公安分局社区民警李洪权每天上门“刷数据”,统计返工的人员、外市人员,严查疫情重点地区的复工人员,耐心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应急预案、建立符合条件的隔离点。“每天李警官的微信步数都是我们朋友圈里的冠军,有这样的民警为我们服务,我们的复工没问题!”龙鑫无纺布厂保卫处处长田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