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6日11时许,常州市公安局钟楼分局新闸派出所巡防组民警根据指令,迅速设卡堵截,成功抓获涉毒嫌疑人陆某。
针对辖区突出治安问题,今年以来,钟楼分局新闸派出所围绕“情指行一体化建设”工作布局,创新开展“红黄蓝”分色巡防模式,融合网格化立体治安防控网,有效提升辖区见警率和管事率。今年以来,新闸派出所街面巡防组共先期接处警287起,及时救助群众70余人次,调解纠纷120余起,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34起。
针对辖区侵财类案件多发、治安难点突出等问题,新闸派出所创新研究出台“色块化”巡防机制,有效提升派出所治安掌控能力。新闸派出所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派出所“色块化”巡防工作,与新一轮网格化、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推进,并从政策导向、考核激励、保障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
“为充实巡防队伍,我们将街面巡逻警力扩大到44人,由勤务指挥统筹安排街面巡控,将辖区8个社区(行政村)划分为54个网格,每个巡组由1名民警带领2名辅警,实行四班三运行,24小时在街面巡逻处警和维稳处突。”新闸派出所所长孙志良介绍,根据发案情况,他们将网格标注为红黄蓝三色,建立以勤务指挥室为龙头,以巡防队伍为骨干,以刑侦、治安、网安为协作,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强化实有人口管理、提高防范控制和打击违法犯罪能力为重点的“信息灵敏、反应迅速、防控严密、打击精准”的治安防控体系。
孙志良说:“我们根据网格三色预警,指导精确巡防,力求警力跟着警情走,实现信息促打、促防、促控的主动巡逻防控工作模式,有效预防、减少城区违法犯罪活动。”
在强化巡逻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勤务安排的同时,新闸派出所切实加强巡逻防控工作制度建设,确保巡逻工作规范有效落实到位。在充分考量各巡区特点的基础上,反复实地查勘,较为科学地将辖区划分为四个巡区,划定15条必巡线,设置12个必巡点,保证巡区内党政机关、广场、加油站、人员密集区域、中心商圈等重点要害部位的巡防全覆盖,明确各巡区职责权限,切实履行好巡逻防控和接处警工作职责。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巡逻岗位交接班纪律,规范警容警纪,树立队伍良好形象,将巡逻岗位交接班流程进行规范化设置,将装备、接处警登记本等交接做出明确细化的规定,交接过程按照程序严格进行,确保规范高效,提升精神风貌。并研究制定了《新闸派出所巡逻防控工作方案》《街面巡逻防控工作督察方案》《巡逻先期接处警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在防控勤务、接处警规范、警容风貌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严格用制度管事、管人。
此外,围绕110接警、信息研判、调警作战等业务流程,建立同步跟听、指令推送、实时指挥、警情反馈等工作机制,实现了“线上”指挥与“线下”警力联合作战、协同处置。针对辖区案件高发区域和流动重点人员,建立了动态布警、精确导防等操作规范,为巡防一线提供即时查询、短期研判、跨地域协作等服务。
9月2日晚,巡防组民警根据情报研判,通过伏击守候,成功抓获系列盗窃电动车案件嫌疑人何某彬,破获盗窃电动车及电瓶案件8起,涉案案值2万余元。今年以来,通过情指行一体化巡防破获各类街面现行案件9起。
新闸派出所实施“红黄蓝”分色巡防以来,现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明显增强。巡防组民警通过在案件多发部位蹲守和巡逻盘查,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2人,追回上网逃犯1人,收缴管制刀具12把。
此外,通过“网格化”布防,“色块化”巡防,各巡防组根据红黄蓝三色预警及时调整勤务部署,增加巡逻密度,加强易发地区的盘查蹲守,有效提升了巡防工作的针对性,辖区街面案件得到进一步控制,侵财类案件同比下降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