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案件推动改造设置缘石坡道125处,社会效果很好,我们认为可以终结案件了!”近日,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丹徒区残联共同办理的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开展公开听证会,参与听证的丹徒区人大代表杨晓斌、区政协委员吴凌军纷纷点赞。
2024年4月,丹徒检察院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反映,城区多条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该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走访调查发现,辖区龙山路、谷阳大道、盛丹路、瑞山路、华山街、广场周边等十余条城市道路的数十个路口、人行横道两端、盲道出入口仅有普通台阶,未设置无障碍缘石坡道,路牙与路面形成20厘米垂直高差,严重影响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士等特殊群体安全通行。
无障碍缘石坡道改造现场
无障碍缘石坡道改造现场
为此,丹徒区检察院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相关部门收到建议后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整改方案,有序推进城区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至2024年底完成整改,累计投入资金15万元,改造设置无障碍缘石坡道125处,大大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日常出行。
2025年2月14日,为全面评估整改成效,评议职能部门是否履职整改到位,丹徒区检察院决定开展案件审查公开听证会,邀请了一名人大代表、一名政协委员、一名益心为公志愿者担任听证员。会上,职能部门向三名听证员介绍了整改情况,表示由于前期需要完成立项、资金报批、完成招投标等大量准备工作,于去年8月15日进场施工改造,最终于年底完成改造。经过听证,大家一致认为职能部门已经履职整改到位,让城区出行有爱无碍。
一条盲道、一个坡道、一部电梯、一个信号灯……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关乎着特殊群体的真实体验,也映衬出镇江这座城市的人文温度与文明进步。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关乎残障人士,也关乎老年人、伤病者、母婴等群体,关乎我们每一个人。
“我们将持续加强日常管理维护,对无障碍设施破损出现的情形,我们会及时进行修复!”职能部门参与听证的丹徒区残联工作人员、益心为公志愿者胡伟康表示。
会后,丹徒区检察院采纳了三名听证员的听证评议意见,决定终结案件,并当场向职能部门送达了相关结案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