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以开庭开启工作的一天,我看了看今天的日程安排,赶紧喝了杯水,收拾好卷宗,换上法袍就赶去法庭了。
今天的第一个庭是审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被告骑电动车逆向行驶,与原告发生碰撞,原告起诉要求赔偿医疗费等损失。
案情不算复杂,我再次翻阅起卷宗,等着原被告双方到庭,等着等着,开庭时间已经过了,被告却迟迟没有出现,电话也联系不上,于是我便依照缺席程序进行庭审。
没多久,一位老人走进了法庭,称自己是这起案件的被告,要来开庭。老人看着大概七十来岁的样子,脸上、手上都有伤口,口罩上还有血,衣服上都是尘土。
我赶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您还好吗?要不要先去医院处理一下?”
“我来法院的路上骑车摔倒了,只是受了点伤,应该没事,不用去医院。”老人继续说:“我今天想把这个案子解决,法官你赶紧开庭吧!”
我看他的伤口还在渗血,想到诉讼服务大厅里常年准备着一些应急药品。我安慰道:“您别急,现在暂时休庭,我们这边有一些药品帮您处理一下伤口,等给您这边处理好了,我们再开庭。”
“好的,谢谢你了。”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我拿来应急药箱,用棉签蘸了碘伏给老人清理伤口,贴上创可贴,用湿纸巾帮他擦去脸上和身上的尘土。一边处理被告伤口,我一边和原告说:“事出突然,请耐心等等,我这边处理好了,咱们就继续开庭。”
等处理完老人的伤口,我核实了他的身份证和传票,他确实是这起案件的被告。
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将庭审笔录递给双方签字完毕,将下一场庭审的当事人请进法庭内开始核实身份。
老人还没离去,又写着什么,然后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谢谢许法官”。
“我不会写什么字,今天真的谢谢你,给你添麻烦了。”
老人连声道谢。我握着纸条,心头一暖,请执勤法警搀扶老人离开。
收起思绪,我开启了第二场庭审,这也是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双方围绕着赔偿的医疗费金额争执不下。开庭后,我想调解他们的矛盾,寻求和解。
我和他们说:“这个赔偿金额一直吵下去没有结果,进行司法鉴定费时费力,你们也要跑好几次,你们相信我的话,我一定遵循事实,依据法律,争取拟定出一个公正合理的赔偿方案,你们觉得怎么样?”
令我意外的是,双方都同意了我的想法,被告还表示:“刚才看到你给老人处理伤口,我相信你是个好法官,你说怎么解决,我听你的!”
我把案件事实又捋了一遍,在做双方工作的基础上提议了一个折中的赔偿金额,被告现场给付了赔偿,双方和和气气地离开了法院。
法庭里的“急诊”没想到成为了另案调解的钥匙,让我觉得奇妙而欣喜,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将心比心地对待当事人,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让真诚在法庭里流动,就能收获和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