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航!无人机取证为检察公益诉讼“插上翅膀”
2021-12-31 16:56:00

  

   “飞到固废倾倒区域正上方,再飞高一些,采用‘扣拍’方式,把倾倒点的位置定位清楚。”近日,在办理一起固体废物污染公益诉讼案件时,江苏镇江经济开发区检察院办案人员正在使用无人机现场勘验调查。今年以来,通过引入无人机助力公益诉讼取证,该院公益诉讼工作质效大大提升。 

  首航!宋墓保护案中“露锋芒”

  “保护范围是墓葬本体为中心外扩50米,周边里都是原生树林,草比人高,该怎么量啊?”在赵子禠墓文物保护案中,为了确定保护范围,办案检察官想到一位人民监督员喜欢无人机摄影,或许可以助一臂之力,就这样无人机首次出现在该院勘验现场。

  第一次出场,效果堪称“惊艳”,办案人员无需披荆斩棘攀爬许久的山路,只需轻推遥控器摇杆,无人机就可以轻盈飞跃。通过飞到墓冢正上方进行航拍,结合坐标信息和地面测量数据,就可以轻松确认保护范围。通过后期处理,该院将航拍图片、测量数据、现场勘验情况制作成图示,作为检察建议书证据附件发送行政职能部门,得到相关部门认可。 

  列装!规范化培训后“上战场”

  宋墓保护案中无人机展示了在特殊场景勘验取证中无可比拟的优势,该院党组决定为公益诉讼办案团队配备无人机,同时安排人员到专业机构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两名工作人员取得操作证。

  20218月,该院公益诉讼研判机器人平台上导入一条线索,群众反映“有人通过卡车向丁港镇级庄大队鸟巷村南边的马路上偷倒垃圾”。刚接到线索时,承办人一筹莫展,因为在地图上根本搜索不到“鸟巷村”,于是决定出动无人机到纪庄大队拆迁区域附近进行现场勘验核实线索,展开无人机、固定云台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开启飞行器、遥控器、推杆起飞……随着无人机升至50米、100米高空,成片固废倾倒区域清晰映入遥控屏幕。通过对纪庄拆迁区域巡航,接连发现4处倾倒点。办案人员驱车前往现场,在一处面积达400余平方米倾倒点附近,发现电线杆上的“饶巷村”字眼,这才明白过来“鸟巷村”是怎么回事。由于是拆迁后未动工地块,饶巷村及周边只有崎岖小路可以通行,采用无人机大大提高了取证效率。 

  展望!在取证实飞中“挖宝藏”

  无人机作为新技术手段往往会发掘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宝藏”。在使用无人机进行赵子禠墓文物保护案“回头看”时,办案人员“意外”发现在大港街道荞麦山路以北、洪溪路以西区域存在多处建筑垃圾倾倒点,于是对该线索进行立案调查,及时发出检察建议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予以处置,几天后行政机关就组织了清运,消除了违法状态。

 

  无人机不受调查面积广、环境复杂人力不易到达、常规摄像无法反映真实现场情况等瓶颈因素的影响,可以实现实时监测、动态跟踪,对可疑区域进行变焦抓拍和目标位置信息记录,能够高效满足公益诉讼办案中发现线索和调查取证工作需求。探索新取证模式、实践新应用场景、发现新案件线索……如今该院干警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无人机取证。今年以来共计飞行8次,拍摄视频、照片20G以上,助力办理公益诉讼案件6件,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