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又拉了我一把,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对于以后的发展我充满了信心,不能辜负了他们的信任!”螃蟹养殖户蒋某满怀感激地说道。
在江苏省丹阳市导墅镇,游荡在数十亩水塘里的螃蟹即将到一年中最为肥美的时候。养殖户蒋某是被执行人,看着数十亩水塘里的螃蟹,想到自己从摊上“大事”到遇上“好事”的特殊经历。
几年前,蒋某打工存有积蓄转行养殖螃蟹,从最初养殖的10亩水塘扩展到如今的80亩,收成好的时候一年收入达40余万元。2019年,蒋某借贷近100万元扩大养殖,原本指望来年能有好收成,却不料到了2020年夏季,由于天气异常炎热且持续时间长,大量螃蟹致病,再加上疫情销售不畅,蒋某亏损严重,入不敷出,被告上法庭要求还款。执行中,京口法院执行员束放成促使双方达成和解,约定蒋某分三年履行完毕。
眼看到了还款日,蒋某再次捉襟见肘,申请人申请恢复强制执行。“我们这一行也是靠天吃饭,这不,今年上半年的连日暴雨,水位暴涨,我的螃蟹都被大水冲走了……”蒋某无奈的说。
“办案不能机械,要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束放成决定再次走访养殖现场考察,向村民打听蒋某的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要采取强制措施。
“蒋某为人老实本分,养殖螃蟹丰富,要不是天灾,他的螃蟹应该经营得不错,不忍心强制执行断了他的后路。”束放成在了解具体情况后感慨道。在多方核实情况后,束放成再次做起了和解工作,引导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进行沟通协商,从双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最终让两家再次握手言和。
“双方达成了协议,螃蟹继续养在塘里由蒋某养殖,等到可以丰收时法院监督其收网出售,货款全部支付给申请人。”束放成介绍,申请人也愿意帮助被执行人渡过难关,打算根据明年的养殖需要返还蒋某成本,并另行与蒋某合伙,更新生产设备,雇佣更多人手,扩大养殖规模,让被执行人更好的经营,履行还款义务。“我马上准备将池塘田埂加高50公分,防止暴雨来袭,还准备再雇点人手……”放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重拾信心的蒋某已经开始了新的规划。
这起执行案件的高效化解,不仅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更为蒋某的螃蟹养殖产业赢得发展的机会,支持“三农”发展,是对公正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