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因江而生、因江而名、因江而兴,长江岸线293.8公里、航线150公里,通航里程为江苏之最,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更肩负守护长江生态屏障的重任。然而,曾经的过度开发、滥捕,长江生态系统警钟阵阵。为了让长江再现“水阔鱼跃”的美景,让江面再现江豚身影,江苏镇江公安在这场硬仗持久战中展现出智慧与力量!
强架构,推陈出新做加法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搞好长江大保护,不能各自为战,必须在‘协同’上做文章,要在大保护中展现公安作为与担当。”镇江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王文生表示。
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镇江水警支队联合镇江海事局、长江镇江航道处、镇江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镇江市水政监察支队、镇江市渔政监督支队、镇江市港发集团6家单位,成立“江盾”长江大保护党建联盟,旨在实现跨单位、跨行业、跨领域基层党组织有机联系,实现党建与保护长江合作发展的良性互动。
“随着长江大保护的不断深入,必须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模式,通过公安机关与其他单位成立党建联盟,联动协作,更加高效有力打击涉江犯罪,合力打造长江大保护的'红色盾牌'。”镇江市公安局党委委员陈宪根说。
建立起“平安水域”综合执法整治机制度,多部门联合作战,提升执法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重大情况通报机制,重大案件、事件和舆情,及时相互通报,共同研究制定处置办法,及时处置突发性、普遍性等重大问题,回应社会关切……推陈出新九大项工作机制,从高位对接到一线配合,从部门工作到社会联动,涵盖长江大保护行政和刑事执法方方面面,多方联动为长江母亲河架起层层“保护网”。
坚决扛起使命责任。镇江警方充分发挥侦查打击主力军作用,全面固化与环保、水利、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动协作,牵头完善部门间双向核查反馈、线索流转双向并行、案件侦办双向并轨机制,有效破解水上情报收集难、调查取证难、打击效率低等问题,构筑起守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坚固屏障。
3月5日凌晨,联合巡查发现,有人用“绝户网”非法捕捞,民警迅速出击,现场抓获作案人员。3月7日凌晨,在谏壁保养厂码头,警方再次抓获3名使用“绝户网”非法捕捞的嫌疑人,查获“绝户网”4条。今年以来,镇江警方已收集涉及长江流域“四非”违法犯罪线索26条,向水利等部门移交线索39条,通过线索核查办理非法采砂、非法排污、非法捕捞刑事案件42件。
固根基,丝丝入扣做乘法
5月23日早晨,镇江水警支队民警在丹徒区江心洲江边巡查时,遇到村民小组长陈老伯。在陈老伯带领下,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水湾处,民警起获一张“绝户网”。已有数年义务巡防队“队龄”的陈老伯说,随着近年来宣传力度的加大,下笼捕鱼等现象少了很多。据了解,今年以来,镇江警方共制作宣传材料4万余份,深入渔家逐户开展工作,警方倡导、群众自愿参加的义务巡防队运行3年,由最初的200多人扩充到现在的700人,警民共携手,共写保护大文章。
“江中明珠”扬中,警方深入发动群众,联合渔政、交通等部门广泛深入开展长江禁捕、“三无”船舶整治等宣传,在当地电视台黄金时间段多频道、长时间滚动播出字幕和通告;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沿江相关村组,发放禁渔告知书;在重点镇村、集贸市场、沿江地段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公布举报电话,让保护长江水域环境的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把最大“变量”转变为最大“增量”。
一个点就是一个堡垒,以点及面,保护力量倍增。镇江水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大力发展自创的“党员流动驿站”,宣传长江大保护。今年大年初二,民警根据“党员流动驿站”提供的相关线索,在渔政部门协作下,在长江航道入江口附近水域现场查获一男子锚鱼。据了解,水警支队谏壁“党员流动驿站”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入水域合伙人项目,围绕党员志愿服务,联合各涉江企事业单位及流动党员,开展联合巡查、信息互动。
“宋所,那帮人又出来了,请安排增援!”今年3月9日凌晨4点,镇江江心洲汽渡值班人员刘紫阳拨通谏壁水上派出所所长宋涛的电话。在增援警力到达后,成功抓获两名非法捕捞犯罪嫌疑人,收缴电鱼电瓶等作案工具。目前类似刘紫阳这样的志愿服务的党员人数有200余人,今年以来已提供各类非法捕捞、非法排污线索30余条。
镇江警方着力将“长江大保护”的思想理念灌输到每个长江儿女的心中,依靠群众,广泛凝聚各方合力,努力把长江江苏段打造成“黄金水道”上的“钻石段”,更好助力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建长效,体贴入怀做减法
6月初的镇江市丹徒区江心洲,船只拆解现场一片繁忙。据江心洲党委书记邓超介绍,该镇收缴了43条捕捞船,全部分类处置。
收缴处置船舶只是禁捕退捕的第一步,“上岸后人往哪里去”成为保障退捕渔民转得出、稳得住的“后半篇文章”。在江心洲捕鱼20余年的李国庆如今开始新的生活。“岸上居住环境好,敞亮,政府开发旅游资源,帮忙我搞起了农家乐,现在收入很可观!”李国庆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作为江心洲“老土著”的李国庆,从父辈起就靠着捕鱼为生,李国庆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靠着一船一人,每天风吹日晒,靠捕鱼、卖鱼挣得的微薄收入,勉强养活了一家人。“如今,要长江禁捕了,看着陪着自己的小船被拆解,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国家有号召,我必须服从!”李国庆说。
根据国务院和省市相关要求,镇江警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按照法律程序发放告知书、拆除通知书,对违规渔具、养殖设施进行全面强制拆除,同时积极配合渔政部门开展渔民上岸工作,适时到渔船集中拆解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落实安全生产措施。目前,仅扬中就对153户渔民804人、509条渔船、150吨渔网完成安置、评估、收缴、撤解工作,共回收网具150余吨、捕捞船只331条、居家船121条,办理社保人员662人,选择低保人员119人,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确保了渔民平稳转产。“长江禁捕,渔民上岸,做好保障工作至关重要,每一项措施都要让群众感到体贴与温暖,这样才能确保禁捕的持续长久。”镇江市公安局水警支队支队长倪荣锦说。
在做好渔民退渔还江的同时,镇江警方将长江环境治理作为大保护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京杭运河镇江服务区和苏南第一闸谏壁船闸区位优势,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有力的维护运河生态环境。
今年以来,镇江警方已对管辖水域进行6次全面排查摸底,将港区、锚地、寄泊点、水上作业点、水上杂船及水域岸线工地工棚等作为重点检查部位,力争对水上交通安全风险隐患“清零”。扎实推进船舶污染物“一零两全”行动,督促码头单位落实免费接收船舶污染物的承诺,主要码头单位已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和台帐,如今,船舶污染物接收数量同比大幅提升。据统计,自2019年以来,镇江警方通过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改涉水安全隐患224处,整治污染源38处。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坐拥全省最长的长江岸线,镇江扛起使命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书写好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只为一江水更好地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