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州法院在教育整顿中想得深、摸得实、做得好,特别是‘一站式’建设将司法为民放在首位,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的生动体现。”2021年4月13日上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组长乔传秀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对该院队伍教育整顿进行督导时给予高度评价。
润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传军向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六督导组组长乔传秀介绍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2020年8月,润州区法院建成并开始运行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从无到有,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从诉前多元化解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的分层递进纠纷化解综合体系。
“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人民法院近两年的重点工作。我院一站式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纠纷解决新路径。”润州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传军对“一站式”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值此建党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加倍努力,以更小的司法成本更好更快地办理更多案件,让更多群众及时感受到公平正义。”
润州区法院一站式建设如何跑出司法为民“加速度”?恰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行时,记者一探究竟。
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
想得深、干得实,润州法院着眼基层实际,创新构建“9+2”诉前调解体系(律师、老娘舅、残障人士权益保护、金融保险纠纷、行政争议、涉企纠纷、劳动争议纠纷、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等9个诉前调解工作室,家事、物业2个诉前调处中心),逐步形成“源头预防+多元调解+速裁快审+依托信息化”的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生动诠释了选择更多元、解纷更高效、群众更认同的司法理念。
据统计,2021年1至4月,润州区法院诉前调解案件703件,调解成功率60.64%,民事案件诉前分流率63.22%。这其中,该院聘请的8名人民调解员功不可没。
“实在是太感谢赵调解员了……”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来到法院给人民调解员赵金辉赠送锦旗。这是一起汽车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汽车租赁公司被承租人拖欠了近300万元的汽车租赁费,一直无法追讨到。不得已,公司将几位承租人告到法院。
赵金辉接手案件后,并没有按部就班地将当事人双方约到一起进行调解,而是将当事人双方分开进行调解。他首先联系被告,详细询问了拖欠租金的原因,是否存在经营上的困难、有无继续合作的意向等。根据掌握到的情况,他从法律角度剖析案件,鼓励双方本着商业友好合作、诚信经营的原则,妥善处理纠纷。对原告,他则从诉前调解速度快、成本低、不伤和气的优势等方面做工作。最终在赵金辉的努力下,双方顺利达成由被告分期付款、合同继续履行的调解协议。此案的快速解决,不仅帮助原告追讨到了租赁费,还节省了律师费、保全费、诉讼费等近30万元的费用。
除了常规的诉前调解方式,润州区法院还积极与相关部门联动,开拓了另一种“互助型”调解模式。“接待咨询173人次,登记受理案件119件,成功调解涉企案件38件,调解成功率约32%。”这是镇江市总商会和市仲裁委在润州法院设立调解工作站4个月以来的一组数据。这种诉讼调解、商会调解相互衔接的调解模式为涉诉企业又提供了一条更便捷、更经济、更柔性的纠纷化解途径。
39%案件诉讼中高速化解
据介绍,润州区法院每年大约有39%的案件进入诉讼程序。为了提高审判质效,该院完善分调裁审,推进矛盾纠纷“高速化解”。积极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和速裁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分案规则,优化速裁机制,构建分层递进、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分调裁审”配套体系。并强化速裁团队建设,组建“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速裁简易民事案件审判团队,简化庭审程序,集中审理批量案件,推广令状式、要素式、表格式等格式化裁判文书。
5月10日,润州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11人旁听,该案当庭宣判被告偿还原告借款1.5万元及相应利息,代表委员们为法院速裁团队高效的庭审模式点赞。2020年,润州法院多措并举激活小额诉讼功能,运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简易案件754件。4个速裁团队共审结民事速裁案件2221件,占全院民事案件60%以上。
快速庭审的同时,快速调解也是高速化解矛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一起租赁合同纠纷中,因被告一方身在广东来往不便捷,承办法官房东升本着方便当事人参加诉讼、快速化解纠纷的原则,多次与诉讼双方当事人沟通交流,详细询问了案情,逐一确认了合同中的争议点等内容,从而为双方成功调解打下了扎实基础。该案从立案到调解成功用时15天。
家事纠纷调撤率达75%以上
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重要论述在基层深入推进,润州法院的诉前调解工作起步于“家事纠纷一站式”化解模式。该院在派出法庭金山湖人民法庭先行先试,以“家事”“物业”诉前调解为突破口,创新采用“诉前调解+立案审判+诉后回访”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模式。
章女士行走在小区道路上,因避让过往车辆撞到了物业公司安装的铁桩,造成左锁骨骨折。章女士将物业公司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1万余元。法官认为,章女士受伤与物业公司安装铁桩存在安全隐患有因果关系,物业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据此,法官指导诉前调解员重点做物业公司的调解工作,最终双方就赔偿比例达成一致意见,由物业公司承担七成责任。
在诉前调解过程中,往往有些案件案情复杂、专业性强,诉前调解员无从下手,法官的提前介入对案件的处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润州法院调解工作不拘泥于某个阶段,而是根据案件情况下好“一盘棋”,打好“短平快”,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元便捷的诉讼服务,持续释放“一站式”化解机制的司法红利。
实践中,一站式家事审判模式达到了1+1>2的效果。有数据显示,进入诉讼程序的家事纠纷,有一半以上的案件通过二次调解解决,家事纠纷整体调撤率达到75%以上,高于全省民事案件平均撤调率1.5倍。
2021年4月,一场就地调解在润州区七里甸街道光华社区进行。法官潘丁亮化身“行走的天平”,与光华社区调解委员会工作人员合力化解了一起赡养纠纷。调解过程中,潘丁亮给四名子女算了三笔账:一是“亲情账”,从父子亲情角度对纠纷进行疏导;二是“经济账”,按照老人正常生活开支将各人应负担部分进行梳理;三是“法律账”,结合既往案件审理情况,对该纠纷可能的审理结果进行说明。最终,四名子女就老人的日常生活及照顾问题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