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要做就做最好”
2020-08-31 10:26:00

   

   陈坚:1961年5月出生,1993年参加公安工作,从2015年至今一直在丹阳市看守所负责管教工作。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2次,2009年被江苏省公安厅评为深挖犯罪先进个人;2011年6月17日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6月25日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2年5月21日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012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创先争优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5月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

    还记得在2005年11月1日,陈坚走进了丹阳市看守所大门。刚接到调令那会,他是有顾虑的。他排了排困难,主要有三点:一是自己年龄偏大,电脑技能缺乏;二是管教工作复杂,劳心劳力,对自己来说是全新领域;三是管教民警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罪犯,杀人犯、毒贩子、诈骗犯、经济犯……有人形容他们时刻守着老虎笼、火山口、炸药库……毕竟是多年党员,陈坚服从安排的责任感消弭了他内心的情绪。思量再三,他翻开一本笔记本,在扉页上郑重写下了“要做就做最好”。这是一名老党员在心里刻下的“座右铭”。

 

   吵!吵!吵!2013年4月11日,未成年监室喧闹声起,在押的两个“刺头”不服从管理,与同室人员发生争吵。匆匆赶到的陈坚,看众人剑拔弩张的模样顿时血气上涌,他深呼吸两口,决定用近期学习的《弟子规》来解决眼前的问题。 

  陈坚让当事两个人谈谈他违反了弟子规所说的哪一条,一个说“言语忍、忿自平”,另一个说“闻过怒、损友来”,随后,陈坚又让同室人用《弟子规》的语言帮助他们,有人说“话说多、不如少”“过能改、归于无”,说着说着,当事人都低下了头,同室的人也都若有所悟。说也奇怪,从此以后,这个监室安稳了许多。 

  “殷某,今天是你生日,送个蛋糕给你”,2015年9月26日早晨,老陈匆匆从华南店里取了蛋糕,进了监室。可是,殷某这几天重感冒,头痛、发热、毫无精神,老陈见状,立即到办公室取了自备的快克感冒药。殷某看看药,又看看蛋糕,沙哑的声音有点哽咽了:“陈管教,我永远记得您的好。”接下来的日子,他的改造表现非常出色,带动了整个监室的所有人,所在监室连续9个月被评为文明监室。 

  除了嘘寒问暖、祝贺生日、庆祝节假日以外,陈坚还有一套亲情“攻心术”。因为看守所的在押人员都不得会见家人,通过细致了解,陈坚跟房某的妻子联系上,从她QQ空间里下载房某二个月大的儿子照片,打印出来。房某一见如获至宝,捧着看着不肯放下,时不时狠狠擦一把眼泪。 

  另一个在押人员陈某进来时,女儿还没有出生。陈坚通过QQ群联系到他家人,把陈某的女儿刚满月的照片,打了送给他,又惊又喜的陈某看了后也是无声抽泣。这一幕,既让同监室的人也替他高兴,也开始思念起自己的家人、孩子。等大家情绪平复,陈坚因势教导,让他们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不要让父母妻儿蒙羞。一番大实话,一番贴心话,触动了监室的所有人的“情肠”,陈管教的思想教育,总是这样润物无声又卓有成效。不仅如此,在管教中,陈坚还常常“剑走偏锋”,往往会收到奇效。 

  比如,他了解到某个在押人员喜欢看小说,就挑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书给他看。比如,一个做生意的“老江湖”,进来后装病,又是头疼又是血压高,反正浑身是病,而且,坐在凳子上,都会往下瘫,真是“演技一流”。经过医生检查,陈坚心中有底,这完全是“心病”。陈坚找他谈了几次,找到症结所在,原来是他的家庭矛盾突出,陈坚想法子做通工作,这个“病号”奇迹般地康复了。说到这事,陈坚不禁苦笑一下,言简意赅地说:“管过渡监室的在押犯啊,真的要斗智斗勇。”谁说不是呢,陈坚就是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管教,一天一天书写着属于他的方寸之间的传奇! 

  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陈坚会在管教的监室内开展各种文娱活动,他会充分发挥各人的特长,唱歌的、跳舞的、模仿秀的,实在不会表演的就参加蹲起游戏吧。表演完节目,还能从陈坚手上领到奖品,一块毛巾、一本笔记本或是写信文具,个个都是喜笑颜开。最让在押人员开心的是,陈管教常常亲自上阵,跳拉丁舞或骑马舞,让他们大饱眼福。压轴节目往往就是所有人合唱刘欢的《从头再来》: 

  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进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唱着,唱着,就会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嘶吼,有人沉默……陈坚就是这样,每一天,每一事,对每一人,都贯注深情,全力以赴。 

  陈坚编辑的《高墙内的心声》这一本册子,可能是“前无古人”。因为这些文章的作者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在押人员;内容也与外边任何一类书本有异——都是在押人员的忏悔与心语,还有管教一针见血的中肯点评与苦心规劝。死刑犯篇如一曲悲歌,敲击读者的心房;少年犯篇如一记重锤,规劝着同龄人言行。可谓“字字泣血,句句锥心。”不仅对犯人,更对世人,对后人,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都说“这世上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在押人员的罪与过形形色色,原因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一时冲动,有的是家庭原因,有的是染上恶习,有的是性格孤僻……深究其因,才能断其祸根;深入解析,才能触其灵魂。陈坚正是秉持这样素朴的愿望,以水滴石穿的耐心,一字一句地修改、润色、录入、编排,成就了这本《高墙内的心声》。 

  在丹阳市公安局的会议室里,“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特别醒目。陈坚每次看到这几个字,总会凝视良久,心潮澎湃。脱下军装,穿起警服,几十年过去了,陈坚始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军魂和警魂。国徽庄严、盾牌坚固、长城雄伟、松枝长青,由它们组成的警徽,一直在陈坚心中熠熠生辉。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