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冰茜:一思社稷一念君!
2020-06-30 16:38:00

     我的检察生涯,深深打上了司法改革的印记。司法改革于我是崭新的,我于检察机关也是崭新的。很幸运在这样的历史变迁中见证、成长,走出铸就新时期检察事业的每一步。

 

一颗初心,用最时髦的词讲最朴实的故事

  为什么要选择检察事业?如果要追溯自己的初心,那是初三时在政治课本上了解到检察院能惩治贪官污吏,打击违法犯罪,想想就觉得很飒,所以和要好的三个小伙伴共同立志——要成为检察官。此去经年,当时许诺的小伙伴都成了理科生,只剩下我继续在文科的海洋里摸爬滚打。 

  2015年,我面临着毕业找工作的各种抉择,司法改革也正在试点推进。很不幸,由于湖北省属于司法改革试点省份,这一年的公务员招考检法集体暂停,若要坚持理想,我不得不考虑远离故乡。回首自己的学生时代,一直都是围绕着成为检察官而抉择,本科选择法学专业,研究生选择刑事诉讼方向,进入检察机关就差一次公务员考试了。幸运的是,在辗转参加了多次省考后,我顺利进入了镇江检察,也开始与司法改革同频共振。满心欢喜,满眼期待,我离自己的理想近了! 

理想与现实,真是南辕北辙吗?

  2017年,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全面推进,我被安排在办公室岗位锻炼。原来,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检察官,我成为了第一批司法行政人员。那时候,有些沮丧,有些疑惑。用句开玩笑的话说:说好的学生时代结束就不用再写写写了,怎么现在依然被各种材料淹没?其实心里是对未来的忐忑,现实似乎与理想越来越远了。于是,我的日常里没有卷宗、当事人、询问讯问、调查取证,接踵而来的是各种新媒体原创、外宣稿件、信息简报、经验做法、情况反映等文字工作。 

  那些年,同一战线的小伙伴们看遍了所有热门电影电视剧、新闻大事件,对各种娱乐梗和网言网语了然于心,有原创文章里天马行空的酣畅淋漓,也有内宣材料里中规中矩的绞尽脑汁。不知不觉中,我在外宣内宣的交织锻炼中掌握了检察系统中的宣传写作技能,也逐渐对全院的大小事务、重点案件有了全盘掌握。不负众望,镇江检察新媒体拿遍了全国新媒体宣传的各种奖项。回头来看,我们没有被新时期检察宣传方式转变的洪流而淹没,而是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共同书写者。更重要的是,入职时的那种心理落差、忐忑不安都烟消云散了。司法行政人员,不一定都有机会近距离地与违法犯罪者斗智斗勇,在法庭上代表国家正义凛然地指控犯罪。但是,检察机关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离不开司法行政人员的记录和书写,宣传与弘扬! 

重新出发,一思社稷一念君!

  2019年4月,内设机构改革尘埃落定,成为母亲的我人生进入新阶段,我也被调整至民事检察部门。没有了青春岁月的矫情浮躁,也没有了刚入职时局促不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感。“三月为誓切切回音,长笺矜衿体解忧急”,民事检察部门肩负着法律监督的职责,我们是民事案件当事人争取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站,我们手里握着的每一份案卷何尝不是别人的人生啊。在这里的一年里,我瞥见了人性的复杂,生活的艰难,也时而感到无能为力。既不忿于一些当事人企图利用司法资源实现不正当的利益,也为因法律意识不高、不能妥善保留证据致使败诉而无法救济的当事人感到无奈。人事之复杂,法律条款不及万一,法律人能做的,就是在最大范围内合理合法地化解矛盾和争议,尽最大努力成为散播法治精神的种子,让法律给心思歪斜者以震慑,给合法权益人以保护。 

  一个月之前,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诞生了,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为我们开辟了崭新的学习篇章。那么,无论是从人生到心态,还是从职业到知识体系,都再次重新出发吧!手握司法重器,我辈金鼓不竭当关太平,虽千万人吾往矣。检微察隐,初心澄明,一思社稷一念君。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