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诠释使命!聆听江苏“时代楷模”边晓斌的故事
2025-08-01 14:37:00  来源:扬州市委政法委

边晓斌同志生前系仪征市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四级高级法官。2023年12月14日上午,在执行案件现场勘查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9岁。边晓斌同志去世后,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29年的法官生涯里,边晓斌留下了47本工作笔记,字里行间都是一位人民公仆坚守正义、担当作为的闪光印迹。扎根基层法庭的10多年间,他走遍了当地每个村落,办理的上千起案件都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长期扎根基层法院,他始终坚持秉公办案、司法为民,关心群众疾苦、化解复杂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用生命诠释了新时代人民法官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赞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全面履职、勇于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是倾心为民、竭诚奉献的模范法官。

发布活动分为“忠诚、为民、担当、立德”四个篇章,采用播放视频短片、现场访谈、AI再现与宣读致敬词等方式,生动展现了边晓斌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敢作善为的担当精神,秉公执法、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公道正派、清正廉洁的崇高境界。边晓斌生前同事、家属和服务对象也来到发布会现场,深情回忆他们与边晓斌相处的点滴故事。

忠诚:

一切要以党的事业为重

边晓斌常说,我是一名党员,要像一颗螺丝钉一样,坚守在服务人民一线。在生命最后的48小时,他最牵挂的还是一个个案件,用生命书写使命。

2023年12月12日下午开展信访接待;12月13日下午与有关部门负责人沟通工作;12月14日上午9点参加一场租赁合同纠纷的庭外调解,上午10点前往一处停工多年的工地勘查现场,上午11点左右勘查现场时从5米多高处跌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边晓斌仍在为一个个案件奔忙。

48小时,7个案件,2万步,是边晓斌生命的最后48小时。

边晓斌的匆匆离去,留给同事无尽的缅怀。在仪征市人民法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张爱梅的记忆中,他是一位处理案件从来不拖泥带水,感觉有用不完的劲儿的好领导,“每当工作上面遇到一些困难的事情,他都会说‘不要怕,我给你们撑着,你们大胆去干’”。

在仪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书记、院长江厚良眼中,边晓斌真正做到了“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2003年“非典”疫情,他冲在抗疫第一线,因表现突出火线入党;2016年,女儿即将中考,已经担任4年副院长的边晓斌毅然听从党的召唤,投身援疆事业。

在新疆,他顶着风雪为牧民调解草场纠纷;引入江苏的专业法官会议制度,让当地案件审判质效跃升至伊犁州第一方阵;法院迁新址,周边没有配套设施,干警们就餐不便,他筹措20万元建起“心连心食堂”……天山雪松根连根,扬州新源心连心,跨越4200公里,边晓斌用满腔热血架起了一座边疆和内陆之间的“心桥”。

入党20年,无论岗位在哪里,边晓斌从未改变忠诚于党、许党报国的信念,从未忘记“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心向党、服务人民的使命情怀。

为民:

法官办案办的是当事人的人生

29年的司法生涯,边晓斌始终坚持“小案不小办”。他经常叮咛同事,“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当事人的人生”。

2001年在基层法庭工作时,他处理了大量电话费纠纷案件,电信局起诉拖欠电话费的居民,案件标的最多的不过二三百元,但作为审判员的边晓斌没有一判了之,坚持挨家挨户到欠费的居民家里做工作,逐一解释法条。

2008年,仪征一家企业突然终止与500余名工作十余年的临时工的劳动合同,要求他们转为劳务派遣工。面对这起牵涉人数多,调解难度大的劳动争议,边晓斌用5年时间磨出解决方案:先保障同工同酬,再借助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施行契机,推动工人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

2010年,农民工老魏高空作业摔成重伤,老板失联,全家濒临绝境。边晓斌带头捐款、申请救助、协调赔偿,保住了这个家,也让他的儿子继续学业。目睹众多和老魏一样的农民工面临同样的风险,边晓斌推动开展农村建筑工人意外伤害保险试点,让“凡用工、必买险”成了破解农村“小五匠”维权难的仪征样本。

从一家到千家,从村口到乡镇,边晓斌始终用一颗滚烫的心传递司法温情。

担当: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这是边晓斌工作笔记上写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写在纸上,更是他攻坚克难的行动哲学。

2019年,作为仪征市重点民生工程的宝能小学在建项目因债务纠纷陷入停工,学校若不能如期开学,周边1200多名适龄儿童的入学都将受到影响。民生事,误不得,面对诉讼周期长,影响孩子开学的难题,他当即决定“先予执行”:“如果上千名孩子上学的事都不算迫切需要,那什么样的情况才算?出了问题我负责!”在他的协调下,学校最终实现了如期开学。

资产估价3亿元的苏港船厂,裁定破产后,7年里8次挂牌、8次流拍,甚至降到1.7亿元都没人接手,200名职工安置难。他创新“破产处置+招商引资”模式,抓住造船业回暖契机,推动买家联合收购,最终以2.34亿元成交。

“奋斗”,是年轻时的边晓斌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的两个字,他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姿态,实现了作为一名人民法官的职责、使命与荣光。

立德:

“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人”

黝黑的脸庞,笑眯眯的眼睛,一件格子衬衫穿到褪色,百来元的鞋子磨变形也舍不得换——这是边晓斌留在大家记忆里的模样。办公室门后的旧毛巾破了洞,快用完的牙膏用燕尾夹把管身夹紧还能再挤挤,生锈的哑铃是他工作间隙的“健身器材”,他说“达到运动效果就行,不用讲究”。

一向讲原则的边晓斌在家中立下“三不”规矩:不准收人钱物、不准接受请托、不准过问案情。有人趁着夜色送来一包钱财,被他严词退回;老乡托母亲想登门说情,被他委婉拒绝。

而妻子女儿眼中的边晓斌,又是一个十足的暖男。他的家庭微信群叫“仙女后援团”;妻子王玲每年生日都会提前收到他准备惊喜和礼物,边晓斌走后,她打开丈夫的手机,才发现里面早已细心设置好了提醒;在女儿高考的三天,他更是分别跑出6.66公里、6.67公里、6.8公里三个特殊的数字来为她加油鼓劲……

发布会上,边晓斌的女儿边淑洁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边淑洁深情回忆父亲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将追随父亲的脚步,做一个勇敢而温暖的人,让胸口的党徽闪闪发光。

发布会现场还借助AI技术呈现了一段边晓斌的生前寄语。斯人已逝,浩气长存。这段视频带给边晓斌家属心灵的慰藉,同时也激励更多人微笑面对生活,永远向前看。

仪征市人民法院青年法官代表集体宣读致敬辞。江苏“时代楷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代表,扬州市广陵区曲江街道文昌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郑翔为边晓斌家属颁发荣誉证书。

致敬词

法槌清脆,

是你捍卫公平正义的千钧之诺;

步履铿锵,

是你坚持司法为民的深情回响。

巧断“疑难案”,

你用智慧厘清是非曲直;

善解“千千结”,

你用大爱融化人间冷暖。

敢啃“硬骨头”,

你用担当挑起百姓期望;

勇做“孺子牛”,

你用忠诚服务一方发展。

你是人民满意的好法官,

勇于担当的好干部,

竭诚奉献的好党员。

向您致敬!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