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扬州市公安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部要求,以人民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化公安政务服务改革,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搭建警企服务桥梁、推动政务“数智转型”、完善窗口综合服务、为企业群众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为现代化扬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政能量”。
出台新举措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
扬州市公安局连续五年向社会公开发布《全市公安机关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措施》,并将2024年明确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年,以“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主题,在涉企执法、行政审批、助企便民等方面推出便商利企务实举措,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2024年扬州市公安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审批监管机制。在仪征智慧物流园进行货车禁区通行证“信用+通行”场景应用试点。将智慧物流园区内172家运输单位共612辆货车的禁区通行证申领与车辆交通违法情况挂钩,实现“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试点以来,园区禁区通行证核发工作效率提升了50%,车辆交通违法率降低了20%,既优化了城市禁区管理又提高了物流企业信用意识,为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了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搭建连心桥 聚力服务企业发展
2024年年初,扬州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支队在前往江苏兴扬保安服务公司上门服务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不少职员工作两班倒,休息时间少,参加保安员报名考证存在诸多不便,对公司正常经营活动及业务拓展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得知这一情况后,支队立即组织人员对全市保安公司开展梳排,并主动上门对接有需求的江苏兴扬、辰安等7家保安服务公司,采用专场预约模式,全年共安排25场450余人次专项保安员证考试,有力保障了企业的安保服务等经营活动。这是扬州市公安局积极发挥公安机关职能、及时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的生动实践。
建强服务企业桥梁。全市公安机关警企联络员613人,挂钩638家企业,围绕涉企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入企大调研、联企大排查、为企大解难”专项行动,累计开展走访活动1071次,收集并解决问题、诉求529条。与市工商联联合举办“益企助商”警企恳谈活动,聘请30名企业家为警企联络监督员,收集意见建议17条并全部予以落实,实现企业困难及时受理、办理反馈全程在线。
推动公安服务“三进驻”。为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扬州市公安局以建设驻企警务站为龙头,积极推进“三进驻”工作。已建成“三进驻”点位24个,包括在全市重点工业、物流、科技园区建设的驻企警务站7个,已累计为企业提供业务法律咨询280人(次),调处各类纠纷和矛盾145起,办理行政审批1200余件。
全面推广“帮代办”。发动各级公安警(辅)人员以及社区网格员,建成601支2901人的市县乡镇四级“帮代办”队伍,累计开展“帮代办”服务2万余次,服务企业600余家。同时推出爆破员证“全流程代办”模式,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领取爆破员证,全年办理5批次130余件。
用好大数据 聚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
“现在办理机动车三超运输证真是太方便了”,广陵区得劳斯移动集装箱厂的负责人许经理说。这是该企业今年第8辆车子全流程线上办理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运输证,通过“云勘验”平台申请现场勘验,当天网上申请,下午就完成了“云勘验”,领取到了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物品运输证。一次视频互动解决现场问题,避免多次、反复进行现场查勘,大大节约审批速度。这是扬州市公安局在推进数字转型、赋能政务服务方面的又一大胆实践。
高频事项“网上办”。2024年扬州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成网办中心10个,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6人并实行常态化运作,通过业务集成、数据驱动,实现33个公安服务事项“一网通办”,高频事项网办率达100%,办理周期缩短75%。
服务提速“免证办”。积极拓展“苏服码”应用场景,线下窗口办理业务已实现57个公安事项免交证办理,推进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等公安高频电子证照在“苏证通”移动端汇聚,方便企业群众查询办事。升级货车禁区通行证系统,全年免证办理禁区通行证8万余起。
高效便捷“自助办”。扬州公安微警务APP随时在线,可向群众提供交警、户政、治安等12类100余项服务。升级“公安1号窗口”自助终端服务功能,提供车驾管、交通违法处理、临时身份证明等17个事项自助办理服务,在全市政务大厅、重点乡镇警务站及重点乡镇服务中心部署“公安1号窗口”自助服务终端28台,全年为群众办理事项5.2万余件。
增加便利度 聚力提升公安服务体验感
2024年12月,市民张先生来到生态科技新城便民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惊喜地发现公安窗口新推出了“事项联办”、“自助体检”等服务,在处理交通违章时,工作人员同时帮他办理了驾驶证到期换证业务,驾驶证换证体检直接在窗口自助体检机上即可完成。张先生高兴地说:“现在的公安窗口真是太方便了!”如此方便的体验感来自于扬州市公安局对派出所综窗的改革升级。
建成“3公里”便民服务圈。2024年,扬州市公安局以打造3公里便民服务圈为主线,推进公安窗口体系建设,建成包括1个地市级窗口、9个县级窗口、24个“三进驻”点位、105个户籍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155个自助区和便民服务点的公安政务服务体系,九成群众可享“3公里、15分钟”公安政务服务。在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推出驾驶证换证体检、“一拍共享”等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感、便利度。全年全市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共为群众提供服务68.4万余件。
推动异地事项“跨区办”。围绕群众跨区域办事难的问题,探索公安政务服务“异地受理、协同联动”的新模式,实现户籍、出入境等公安高频事项跨区域通办。全年共受理外省户籍居民“跨省通办”证件15975条,审核我市户籍居民异地办理“跨省通办”证件9125条,受理外省户籍居民“跨省通办”临时身份证1358条,受理非扬州籍办事群众出入境事项申请4300余件。
解决群众办不成的“烦心事”。推动“办不成事”窗口拓展至交警、出入境、派出所等全部公安服务窗口,强化企业群众速接速办、限时办结制度。2024年,全市已建成“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82个,实现公安窗口全覆盖,帮助群众解决反映问题210起,群众满意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