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打造“七强”平安志愿者队伍服务更高水平平安建设
2021-12-17 14:15:00
 

  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志愿服务提出的“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要求,着眼更高水平平安扬州建设需要,大力加强平安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忠诚、行动高效、管理科学、保障有力的“七强”平安志愿者队伍,成为维护稳定、保障发展、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并在扫黑恶、战疫情、防洪汛等大战大考中成功经受了检验和淬炼。 

  一是党建引领强。秉持政法机关政治基因和红色血脉,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一是建强党组织。依法成立中共扬州市平安志愿者总会临时党支部委员会,统筹总会各项工作和全市平安志愿活动,积极推动各协会、分会完善组织建设,扎实开展行动党支部建设,切实加强党对平安志愿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磨砺先锋队。成立多支以党员为骨干的先锋队,作为参与各类重要活动的第一梯队加强训练管理,做到全天候响应党委政府要求,无延时部署一线实战,在广大志愿者中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三是上好政治课。精心组织广大志愿者参与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各级会长走上讲台开设红色记忆党课,组织志愿者到红色教育基地参加现场教学,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志愿奉献,引导志愿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依规治理强。坚守党委主管社会团体的基本属性,着力依法依规推进组织建设。一是机构正规化、专业化。加强市总会领导班子建设,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职务依法履行报批程序后,由政法机关相关人员兼任,确保“专业对口”、领导有力。单独设立办公地点,内设办公室、秘书处、对外联络处、业务培训处等科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二是运行实体化、体系化。加强各级协会、行业分会建设,全市共发展9个实体化运作县级协会、90个乡镇分会、1391个社区(村)工作站,基本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平安志愿组织全覆盖,形成了四级运转、上下联动平安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三是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将全市18万名平安志愿者按照工作紧密程度分为核心层、中坚层、外围层、泛外层四个圈层,按工作性质分为治安防控类、安全守护类、平安创建类三个类别,根据任务需求实施分层分类管理响应。日前,总会被成功评为4A级社会团体,全省领先。 

  三是服务大局强。当好政法机关重要助手,坚持政法工作开展到哪里,平安志愿活动就跟进到哪里。一是中心工作不缺位。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创新探索“微网格+平安志愿”工作模式,将志愿服务通过网格覆盖到治安防控、平安宣传、矛盾化解、重点人群帮扶、心理咨询服务等方方面面,努力为共建共治共享贡献志愿力量。二是夯实基础有力量。各行业分会立足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组织力量投入平安公交、平安校园、平安寄递、平安金融、平安旅游等系列创建,协助做好日常管理、信息采报、隐患排查、问题整改等工作,助力夯实平安扬州根基。三是关键时刻显身手。在市委政法委统一指挥下,全力投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建党100周年大庆、省运会、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安保任务,认真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创建、烟花爆竹禁放等全市性重大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特别是在今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第一时间向一线派出平安志愿服务突击队,9万余名平安志愿者驻守基层防控阵地,有效协助排查摸底、核酸采样、隔离转运、宣传引导、秩序维护、代购代送等工作,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四是资源整合强。发挥志愿机构平台优势,整合多方资源保障自身发展、服务全市大局。一是坚持“自强不息”。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加大对平安志愿活动的投入支持,目前市里每年划拨工作经费5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强化保障执行。各级平安志愿组织也积极向同级党委政府和主管单位争取领导和支持,形成了以专项拨款、直接资助、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充实经费的保障新格局。二是大胆“创新创造”11个市级行业性分会、42个县级行业分会注重挖掘品牌价值,拿出行业招牌吸引社会各界资源,以会费形式争取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的赞助支持,改善平安志愿者工作条件,提升志愿活动保障水平。三是强化“溢出效应”。在做好自身保障的同时,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向相关领域注入、引入资源力量。今年8月扬州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刻,市总会及时响应封控小区群众和一线平安志愿者需求,成功协调外地爱心企业向相关地区和一线单位赠捐110多吨生活物资,为稳固疫情防控大后方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是能力建设强。强化专业专精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志愿者能力素质强化工程。一是开展精培训,推动大提升。总会每年均明确年度培训目标,细化培训任务,突出平安志愿者应知应会知识和创新技能,对全市小教员和业务骨干开展定期培训,通过其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全市平安志愿者能力素质整体提升。二是讲究针对性,注重专业化。针对疫情防控、应急救护、防范电信诈骗和矛盾调处等当前社会治理工作重点,邀请行家里手为志愿者开展针对性强化培训,确保志愿者说内行话、办内行事。围绕阶段性大型安保任务或全市集中行动,安排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到会开展岗前培训,严格落实不培训不上岗。三是工作重荣誉、干事讲激励。准确把握平安志愿工作规律和队伍特点,积极探索荣誉体系建设,广泛树立可及可学典型模范,努力激发比学赶超环境氛围。2019年至2021年,全市先后评选出65名最美志愿者、31家年度先进集体、50名年度先进个人、24名抗疫先进个人,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反响。 

  六是统筹谋划强树立“全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目标,创新加强市域志愿工作“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一是内研摸实情、补短板。总会领导高频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足迹遍布各地协会、各行业分会以及基层一线服务站,了解志愿活动开展实际情况,查找工作短板弱项,研究补强方案。二是外调拓思路、促提升。组织力量多次赴先进地区考察,了解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平安建设情况,考察组织建设、经费保障、积分管理等方面先进做法,全方位开拓工作思路,针对性提升服务效能。三是借智谋发展、开新局。定期召开座谈会、研究会、协调会,借力市综治专家库、市法学会、扬州大学、市委党校等智库机构,广泛开展辅助警务模式、星级机构管理和服务量化考核等课题研究,努力为扬州平安志愿活动积累经验、贡献智慧。 

  七是宣传引导强。牢记志愿活动肩负弘扬志愿精神的职责使命,大力加强志愿活动影响力、感召力建设。一是打造时代形象。在全国全省率先设计发布平安志愿者logo,融合了扬州地域元素、平安工作元素、志愿活动元素,展现了人民至上、胸怀天下、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在此基础上,升级会徽、会旗、会歌、会服(志愿者多功能服)的设计制作,有力提升了平安志愿者自豪感、归属感。二是创新内外宣传。对内,精心维护平安志愿者总会网站,细分工作动态、志愿者风采、经验交流等多个板块,面向各级组织和个人采发信息,成为全市平安志愿者的网上家园。对外,以扬州政法公众号平安志愿固定专栏和扬州公安、扬州检察等高人气公众号定期推送的方式,积极宣传报道扬州平安志愿动态、志愿者事迹,有力提升了志愿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三是构建品牌矩阵。按照“一地一品、一业一特”的思路,推动各级各地开展基层志愿活动品牌建设,目前已涌现出邗江平安联盟”“盛平安”“安之盾”“七色花”“广陵非机动车秩序管理队等志愿者巡逻队、宝应荷为贵法律服务调解组织、高邮杏林医疗志愿者团队、江都小艳子读书志愿者协会、仪征义工联敬老孝老志愿者团队等多个特色品牌,初步构建了具有精准区域影响力、行业渗透力和强大行动感召力的扬州平安志愿活动品牌矩阵。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