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宝应法院,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英姿飒爽,奔走于审执现场,保障安全义不容辞;他们威风凛凛,冲锋在前,展示司法权威的雷霆万钧,他们是法院最锋利的矛,更是最坚固的盾,他们是法警,是筑牢法院审执安全的铜墙铁壁。
今天我要介绍的主人公刘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他是扬州宝应法院法警大队副大队长,既铁面无私又侠骨柔情。
刘剑是个“80后”,个很高,身板很壮,2000年参军入伍,曾驻守于辽宁鞍山,多年的军旅生涯将这个宝应汉子锻造成了百炼之钢。2014年,他从部队转业到了扬州宝应法院法警大队,他始终以军人铁一般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服务于法院的各项工作。
司法安全是警队警务工作的重中之重,牵制并影响着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
2019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正酣,一起24人涉黑案件即将在宝应法院开庭。由于被告人人数众多,按照法院现有的规制,完全无法保障该案的有序庭审。经过严格考量之后,院里决定利用宝应县城南生态体育公园篮球馆来完成庭审。
可问题接踵而来。虽然场地面积能够保障,但是因为篮球馆进出口众多、场地规划复杂,庭审当天人员庞杂,庭审环节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缜密的考量。该案的性质,对庭审安全也提出了更高等级的要求。身为法警大队副大队的刘剑,压力陡增。
为确保庭审活动万无一失,刘剑带头制定保障方案,从押解看管到庭审保障,事无巨细,经过多次的复盘、演练,洋洋洒洒19页纸、7千多字的保障方案终于敲定。刘剑本人作为宝应押解组组长,负责对关押于宝应看守所的14名被告人进行押解。
6月29日早晨5:40,刘剑带队前往宝应看守所成功提押14名被告人,整个过程中,全体押解人员神经高度紧张,时刻注意应对任何可能的突发状况,提押、还押、再提、再还,直到30日下午庭审结束将14名被告人送回看守所,这一起涉黑案件的庭审活动才得以圆满完成。整个庭审过程环环相扣、安全保障滴水不漏,压在刘剑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这是刘剑作为一名法警工作的日常,接下来,我想向大家介绍他的另一个身份——宝应县第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21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七,在很多人忙着置办年货,准备欢度春节的时候,刘剑则是在这一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其实,从2000年参军入伍以来,刘剑就经常参加义务献血,前后多达10余次。2016年刘剑加入了宝应县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
2020年12月中旬,刘剑意外地接到了宝应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里,工作人员激动地告诉他,他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电话这头的刘剑听到这个消息,既惊讶又激动,没有丝毫犹豫,便斩钉截铁地说:“我同意!”
2021年2月3日,在妻子的陪同下,刘剑奔赴泰州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历时将近7个小时后,采集终于完成,总量378毫升富含造血干细胞的混悬液,带着“生命的火种”为异地他乡的一位陌生人送去了生的希望。
受赠的患者给他写来一封感谢信,信上说:“虽然病魔无情,使我饱受病痛折磨,但我又何等幸运遇到了您。您的爱心善心拯救了我们这个被疾病伤得疲惫不堪的家,给了我回归健康生活的希望。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再生之恩,全家铭记。”
刘剑是宝应第4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扬州市2021年第一位捐献者。虽没有鲜花簇拥,掌声相随,但他却完成了一件令人不得不称之为“伟大”的善举。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在司法警察这刚毅的外表之下,刘剑有着一颗无比柔软热忱的赤子之心。我们感慨于他的爱岗敬业,更叹服于他的真诚奉献。“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刘剑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平凡,牢牢守
住一颗善良的初心,终于造就出属于他不凡的人生。我们何其有幸,成为这一切的见证者,我们也更加笃定,身边榜样的力量,将激励我们不断超越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并终将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不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