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罕见的地下党合影
2021-01-25 16:59:00
    
    解放战争后期,许多城市之所以能够顺利解放,除正面战场解放军呈摧枯拉朽之势外,党的地下工作者在隐蔽战线上付出的心血同样功不可没。

明天,125日是扬州解放72周年纪念日。在这一特殊时刻到来之前,一张拍于195096日的扬州市区(原江都县城)党的地下工作者合影显得格外有意义。据扬州市委党史办工作人员确认,这是我市首次发现地下工作者的合影,对研究扬州地区党的地下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发现缘起 查找资料意外收获

 

一张已经局部变白、长有霉斑的五寸黑白照,21个人分三排排列。照片上方的文字“在毛泽东旗帜下共同前进 胡局长离扬留念 摄于瘦西湖小金山绿阴馆 一九五О九六”,是照片的所有信息。

如果不是因为一个突然跳出的想法,这张照片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读者眼前,而照片中隐藏的信息也将一如既往地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20126月,笔者调任市警察学会秘书长,从整理原来筹建的市警察博物馆和禁毒史料博物馆遗存的资料着手,准备在已编辑的两轮《扬州公安志》基础上撰写历任领导和英雄模范的个人传记。在随后的工作中,扬州解放后第二任公安局长胡汉的简况成为最大困难,遍寻地、市两级档案资料,除了胡汉批示的文件外,其是何方人士、有何经历、去向何处均不详,甚至一张照片也没有。笔者试着向数十位公安离退休前辈打听,令人意外的是,关于胡汉的身份,即便是原先与其直接共过事的老公安,也给出了诸如“湖匪”、“胡传奎(京剧《沙家浜》中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司令)原型”等各种说法。

20127月,朱德林辗转打听到胡汉长子胡树中在上海的居住地址与联系方法,便向其了解相关信息。当月底,对方传来一张有关父亲肖像的翻拍合影照,并指出父亲胡汉是二排正中穿白衬衣者,其余可确认者为我市离休干部蒋建、薛锋及两位妇女(胡汉妻朱菊如,胡汉妹胡易)。

 

震惊信息 隐蔽战线罕见合影

 

对于曾任沪提篮区和虹口区检察院检察长的父亲的扬州经历,去年刚刚从上海检察院退休的胡树中许多地方也不清楚。由于照片效果欠佳,朱德林决定赴沪重新翻拍。

930日,朱德林成功翻拍到照片,并在上海市档案馆和虹口区档案馆查找到胡汉悼词等准确资料。

 

根据档案记载,胡汉,男,汉族,1918107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胡家桥村一个农民家庭。其父胡森大为中共地下交通员,1942年在反清乡斗争中英勇牺牲,现安葬于江阴澄西革命烈士陵园。胡汉排行老大,下有四个妹妹,家中经济十分困难,以致妻子在1943年病死。胡汉7岁起在私塾读书十年,写得一手好字,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于193911月投身革命,1940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在苏、锡、常和高邮、扬州等地从事地下工作,胡汉留下的曾用名较多,如汗华、胡汉华、周歧兴、于千方、胡中和……1949128日至195010月,胡汉任扬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此前的19483月至19491月,胡汉任中共苏皖边区第二地方委员会社会部联络情报科科长,这正是扬州地下工作的直接指挥者。

此时,笔者仍以为合影中人物均是胡汉在公安局的同事,于是回扬后四处请老公安辨别,部分能够辨认出的人确为公安民警。

当照片送达老公安高家秀(后排左二)、蒋建(后排右一)手中时,他们透露的信息石破天惊——这是一张共产党领导的部分扬州地下工作者的合影,除了前排正中间的胡易是胡汉的妹妹之外,包括胡汉妻子朱菊如(后排左一)在内的所有人均不同程度地参加了扬州的地下工作。

 

遍寻求证 仍有三人身份不详

 

作为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们的身份有着极为严格的保密规定,许多人相互之间并不认识。笔者立刻意识到,这是中共地下工作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事件,对拍照原因以及研究扬州地下工作情况、丰富党史和扬州警察史有着重要价值。当务之急,是寻找到照片中的当事人,并弄清是否所有人均在世。

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里,笔者跑上海、去南京、下江都,对已辨认出的人一一查找信息、登门拜访,逐渐弄清了18个人的具体身份职务,另有3人没有丝毫信息。

对于这张照片,许多当事人都没见过,甚至连拍照留念的事也没有了印象。部分当事人回忆,照片拍摄的缘由是因胡汉接到组织决定,调离扬州市公安部门。临行前,胡汉邀请过去地下工作的同志一起相聚,同时公安局同事还单独合了影。

至于照片中的人物大多为公安人员,乃因解放后,胡汉将半数地下工作者吸收进公安局各部门,继续为扬州的反特剿匪、治安稳定作出努力。当时,政权已趋于稳定,曾经的地下工作者在新岗位公开工作,肖像已无保密必要。

 

潜伏故事 地下尖兵卧敌身旁

 

解放前,扬州的地下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大家又以什么身份从事情报工作?这个历史疑云也在回忆中解开。

据朱仁平2001年编著的《峥嵘岁月话扬州—老同志回忆古城扬州人民革命斗争》,以及市国画院离休干部薛锋(后排中)等人介绍,1948年前,扬州地下党组织数次遭国民党情报机构破坏陷于瘫痪。

胡汉接手扬州地下工作任务后,殚精竭虑、艰苦经营,终于发展建立起40余人的地下工作网络,苏皖二地委19491月又专门成立了扬州工作委员会,统一领导江都县城的地下力量,搞策反、送情报、护厂护校、维持市面,为扬州城的解放和平稳过渡作出了卓越贡献。

其时,薛锋的掩护身份为中统学运组组长,张天遐(后排右三)、金鹏(后排左二)均为组内骨干成员。这样一来,三人在同一个部门,在搜集情报、布置完成任务上极为便畅。

解放前,根据胡汉指令,高家秀与蒋建弟弟等人,将另一组情报人员绘制的扬州城防图送至江都县城,使得解放军提前得知国民党军队的布防情况。

 

老人心愿 有生之年相聚畅谈

 

 

在寻访当事人过程中,当笔者拿出照片时,已至耄耋之年的老人无一例外激动万分。

当思绪回归当年随时有生命危险的峥嵘岁月,老人们神情淡然,回忆解放后一起工作的经历,大家感慨万千。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各种运动频繁,一些曾经的战友彼此间逐渐失去联系。几十年来,大家生活得怎么样、各自的工作如何进展,因为这张照片的出现,成为老人们心头的挂念。

这些曾为扬州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地下尖兵,向来访的笔者表达了共同心愿:相关部门能否组织一次座谈会,将健在的老人们聚在一起,一来相互交谈、了解经历和现状,二来许多情况可以填补党史和档案记载的空白。

 

人物合照:


 

后排

左一,胡汉夫人朱菊如,现居上海,老公安,离休干部;左二,金鹏,老公安,江都三星小学退休;左三,不详;左四,顾和甫,老公安,原市六中退休教师;中,薛锋,老公安,离休干部;右四,陈辑五,时为苏北行政公署公安局英语教师;右三,张天遐,老公安,广陵法院退休干部;右二,周魁武,老公安,离休干部;右一,蒋建,老公安,离休干部

中排

左一,史鉴,史可法第十世孙,市一中退休教师;左二,不详,据蒋建辨认,可能为保护电厂的特等功臣陈顺良;左三,著名民主人士杨克久,解放后扬州市工商联负责人;中,胡汉;右三,方增寿,原私立扬州中学(后新华中学)教师;右二,陆勤,时任人民政府副市长;右一,吴雨华(原名吴守忠),江都平民中学语文教师、国民党江都县党报《苏北日报》编辑,解放后曾江苏省人事厅转业干部速成中学(无锡)教务主任。

前排

左一,查景贤,老公安,离休干部;左二,高家秀,老公安,离休干部;中,胡易,胡汉嫡妹,现居武汉;右二,徐泽华,老公安,离休干部;右一,杨遂久(杨克久妹)离休干部,现居南京

 

来源:扬州市公安局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