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俊:从军医到法医的华丽转身
2020-08-13 16:46:00

 

  梁建俊,1979年12月应征入伍,1980年考入南京军区军医学校就读检验专业,后在部队担任检验技师,1995年3月转业到扬州市宝应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从军医到法医,改变的是身上的制式服装,不变的是初心信仰。在这个常人看似神圣而神秘的岗位,他已悄然走过25年……  

 

 

  梁建俊带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总是温暖真诚。刚转业到检察院时,对法医工作纯粹是“门外汉”,关于法医学理论一无所知。他没有畏难和埋怨,而是以一个军人所具有的绝对服从的特质,走向自己的检察职业岗位。

  为了能够胜任法医工作,他一切从零开始,不懂就学,不会就问。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短时间内就胜任了法医工作,所出具的鉴定文书无一差错。

  1997年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授予梁建俊检察技术鉴定人(法医)资格,也是扬州市检察机关取得法医技术鉴定资格的第一人。

  为了提升自己的法医专业理论水平,年逾40的他主动报考了四川大学,专业学习了法医知识。

 

  “法医的工作,是一项消除未知、探索未知的工作,这个过程中,我们手里证据要更加的确定、充分,检察官在指控犯罪时,才会更有力。”他经常这样告诉自己。

  今年4月的一天,宝应县检察院提前介入一起故意杀人案件,梁建俊随同检察官第一时间奔赴被害人家里,配合公安机关对现场勘察、对尸体勘验,结合死者遗体上的损伤情况和损伤痕迹,确定被害人曹某并不是其丈夫董某某所说的在睡梦中自然死去,而是被他人扼颈致机械性窒息死亡,最终董某某因涉嫌故意杀人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作为一名检察技术人员,不仅仅是单纯的法医工作,还涉及到检察技术的方方面面。”

  梁建俊摸索着掌握了痕迹检验、文字检验、摄像、照相、计算机、电脑网络等各方面的技能。在担任技术部门负责人期间,全院各项检察技术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技术保障及时有效,网信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在2003年抗击“非典”工作中,梁建俊用医学知识指导全院积极开展日常消毒和检查,并配合地方居委会做好了社区“防非”工作。

  17年后的今天,他再次主动请缨,以一名检察干警、老党员的身份投入到年初的抗疫战斗中,他的党龄甚至超过了一些干警的年龄,却又有着不输于年轻干警的那种拼劲和认真。

 

  “作为一名'老军医',自我防护意识和卫生常识都比其他同志都要强一些,承担这些有接触感染风险的工作,我去最合适。”

 

  用了十多天时间,梁建俊完成了对泰山社区437户1163人情况排查以及身体状况登记等工作,他还为过往的群众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如何预防感冒,如何增强自身免疫力,如何避免接触感染,用他的专业知识普及着防疫常识。他坚守社区2个多月,直至社区防控最后一刻。

 

  当忙碌的身影不再矫健,当执着的步履更为艰沉,当满头青丝早已华发丛生,梁建俊依然保持着那份初衷,对检察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法律信仰的无悔追求。

  这就是梁建俊,一名在检察岗位上默默无闻、奋力前行的老兵。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