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科技化 给名人故居戴上“护身符”
2020-06-28 16:52:00

  在江苏扬州5.09平方公里的古城内,遍布了不计其数的名人故居。这些名人故居,有些被利用,有些在闲置。如何保护与传承名人故居,扬州市广陵区东关街道想了不少办法。其中,用网格化的管理模式,配合上科技化手段,解决了不少管理名人故居中的难题。一部手机终端,俨然成了名人故居的“护身符”。

  陈世捷,扬州广陵区东关街道个园社区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他习惯于携带一部手机,正是这部手机,帮他解决了不少棘手的难题。

 

  剪刀巷,个园社区辖区内一条普通的巷子,因巷子内有梅日强故居而闻名。梅日强,我国著名古琴大师,广陵琴派的代表人物。1996年退休后,梅日强从南京迁居扬州,在剪刀巷购置房屋居于此地,直至2003年去世。几年前,一名商人购置下梅日强故居,打算改造成梅日强纪念馆,在此过程中,和邻居产生了矛盾。 

  “老城区的房屋,一家紧挨着另一家,你这边装修,他那边肯定听到。”陈世捷说,最初接到居民的反映是“噪音扰民”,去现场处理后,发现矛盾远不止于此。

 

  为恢复梅日强故居原貌,业主希望在屋檐打造出“飞檐”,此举遭到了邻居的激烈反对。邻居认为,“飞檐”影响到了他家的采光,为此坚决不同意。“我们把这一信息通过手机APP上传街道,街道指示我们调解矛盾。”陈世捷解释,在网格化巡查过程中,遇有任何问题,可通过手机APP上传街道,街道指挥调度中心会“派单”处理。最终,经过调解,业务同意更改设计方案,双方握手言和,和好如初。如今,当初“闹情绪”的邻居,还主动担当起了梅日强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 

  在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中,东关街道在大街小巷设置了监控。这些监控配合着手机,又会上演另一出“戏码”。

  “有一些闲置的名人故居,年久失修,难免出现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凭肉眼难以全部发现,视频监控发挥了重要作用。”陈世捷回忆,辖区内的郭坚忍故居,视频监控发现了墙根有烂了的迹象。“指挥调度中心通知我们,对墙体进行了重新翻修。”

  “名人故居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东关街道党工委书记程锐表示,网格化的管理模式,配合上科技化的手段,就能给名人故居安上“护身符”。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