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小松:耕耘好当下,才能更好地迈向未来
2020-06-12 09:50:00

 

  工作中,你总能看到他专注的神态、矫健的身影,好像随时做好了准备,要去迎接一个新的挑战。 

  这种持久而深厚的热情,让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将扬州市检察机关的民事监督工作打出了影响,树起了品牌,近年来,相继捧回“2016年度全省检察机关集体二等功”、2018年首批“江苏省优秀法治实事项目”等殊荣,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获得“扬州市委市政府工作创新奖”。他自己也被评为扬州“最美检察官”“全省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他就是扬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委员、第五检察部主任茆小松。2005年他结束十年的律师生涯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十五年里,他怀揣着梦想,脚踏实地,用专业、专注和热爱,在民事行政检察岗位上积极探索、奋力进取。 

  “打假专家”修炼之路

  “要找到有效的突破口”“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手”,每次查处虚假诉讼,茆小松和他的团队都是在与造假者较量。2014年初,刘某申请法院执行债权4600万元时,发现债务人广某医院已被14名债权人起诉,数额远超自己的债权。觉得其中有诈的刘某向扬州市检察院申请监督。茆小松立即带领办案组对该医院所涉14起诉讼展开调查,发现案涉资金大多是“一日游”,即借款汇入广某医院账户后,一两天内就回到债权人账户。其中有三笔债权形成时间几乎一致,起诉时提供的证据雷同,连借条都像一个模子复制出来的,且庭审时缺乏实质性对抗,均达成快速调解。 

 

  “资不抵债、忽现债主、速诉速调、参与分配",这都是大多虚假诉讼案件的特点,茆小松心中的疑点越来越多。为锁定关键证据,他亲自询问医院股东陈某某,运用"模糊语言"出其不意地连续“点出"另三起关联案件原告的姓名。陈某某心理防线顿时崩溃,终于交代了自己串通亲戚、朋友、同学虚构债权债务6000余万元、逃避法院执行的四起虚假诉讼犯罪事实。 

  为破解民事虚假诉讼隐蔽性强、司法机关发现不易的难题,近年来,茆小松一直致力于探索、推动和打造虚假诉讼监督的工作方法和机制。2017年10月,他总结办案经验,推动扬州市检察院出台《虚假诉讼监督办案指引(试行)》,填补了虚假诉讼监督在全国范围内尚无统一操作规范的空白,成为办案的“指南针”,该《指引》获最高检民行厅全文转发。为引导群众对虚假诉讼说“不”,他组织“民行检察职能宣传创意大赛”,全市共拍摄虚假诉讼监督微电影、微动漫等9部,线上线下同步推广,以案释法,增强全社会防范虚假诉讼的意识。 

  为公益诉讼“逢山开路”

  201711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不久,扬州市检察院接到反映,王某等四人违法在邗江区19亩多的耕地上硬化土地、铺设砂石,企图改变耕地用途,搭建混凝土水稳搅拌站。 

  茆小松立即与邗江区院干警赶赴现场。被侵占的耕地上沙土飞扬,多辆装有水泥的重型运输车不时从村舍旁驶过,一阵隆隆声,扰得村民不得安宁。一位母亲向检察官诉说,孩子因吸入飞尘而经常咳嗽、呼吸道感染。

 

  此种情景茆小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办好这个案件,给村民一个说法。随后,他迅速组织干警走访村委会、国土等部门调查,仅用一个月,就指导邗江区检察院向邗江区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该案成为全省检察机关首例耕地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后经法院审理,王某等四人均被以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刑罚,并在检察机关督促下,完成了耕地复垦、生态修复的责任。看着修复后耕地上一大片绿茵茵的草木,他感到无比欣慰。通过此案办理推动了案发所在地十余家混凝土搅拌站被拆除,整治了当地非法占用农耕地的现象。此案获评2019年度江苏省检察院《公告》案例、江苏省第四届“十大法治事件提名奖”。 

 

  让更多人参与公益保护,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在扬州全面、高起点起步,这是摆在茆小松面前的又一道考题。他马上研究、着手行动,推动扬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的通知》,推动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切实加强和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议》,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他部署专项行动,2018年全市两级院在食品药品领域,提起“罂粟老鹅”“铝包子”“毒油条”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4件;清理网络餐饮服务领域无食品经营证等问题商户538家;对31家学前教育机构无证餐饮问题督促整改到位。他还组织办理了高邮湖非法捕捞案,被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报道;办理扬州广进船厂非法侵占长江湿地案,入选最高检《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检察白皮书(2019)》。 

  “锤炼内功”是必经之路

 

  “精准监督如同点穴,是民事检察的基本功,必须练好。”茆小松这样要求他的团队,也这样要求自己。

  他深入思考调研,总结出民事审判程序违法监督、执行监督的“五难”问题所在,并以创新之举推动市委政法委牵头市公、检、法、司出台专门方案,破解难题。2019年该两项工作精准监督,全市两级院提出的检察建议法院采纳率达90%。工作经验被最高检第六检察厅转发。 

  “寻找基本功、钻研基本功、超越基本功”,茆小松摸索出民事检察专业化进阶路径,并将自己的办案经验总结为“民事裁判结果监督案件审查三阶二十步思维法”“八对照审查法”,供全市民事检察干警学习借鉴。他推行“周主题学习”制度,带头讲课,带出一支专业化队伍。

  茆小松的检察生涯已进入十五个年头,他依然充满干劲,敢为人先。耕耘好当下,才能更好地迈向未来,这是他对自己的鞭策勉励。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