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根据在机构改革中的重点任务,结合扬州东关街道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党建特色工作等,就如何贯彻落实深化改革任务,赋能基层治理,提升管理水平,东关街道党工委将这么做:
以“改革”为抓手,实现机构“瘦身”
突出街道党工委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的主责主业,统筹设置职能机构。按照“一办六局一中心”的要求将机构改革到位,通过全面精简整合管理架构,构建扁平高效的工作体系。以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引领,提高街道统筹协调能力为出发点,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逐步构建权责统一、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激发街道发展动能,做好改革的后半篇文章,推动改革后机构实质高效运转。突出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深化党建网格化工作,创新实施“五红党建”工程,推动“六力帮扶”,不断固根本、攻弱项、补短板,以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按照基础扎实、基本规范、亮点突出的要求,利用好党建为民服务资金,深挖社区资源,打造亮点品牌,以党建为引领,把社区党组织打造成坚实可靠的堡垒,更好地为居民群众服务。
以“激励”为手段,推动队伍“健身”
选强配优网格队伍,在社区全面推行“1+2+X”管理模式,社区工作人员除书记(主任),两名全科社工外,其余社区工作人员全部下沉网格;在“以格配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挑选楼栋长、党员中心户等居民代表担任兼职网格员。全面提高社区工作者薪资待遇,树立社区干部队伍“职业化”导向,引导社区干部立足基层岗位,增强责任担当,修炼自身的能力水平。在社区主官队伍中重点培养业务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干部,选优提拔机关内能力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的职业获得感、认同感。
以“智治”为引擎,助力街道“强身”
深入推进网格化“六民”服务,进一步优化网格化服务示范点,将“79网格联动服务日”与“仪式日”做出品牌。探索“互联网+社会治理”“网格+网络”的服务管理模式,加强“信息化+铁脚板”建设,发挥省内首家街道网格化视频指挥中心的先发技术优势,固化东关网格长“铁脚板”传统。科技赋能安防一体化,完善符合古城特点的“街道/社区/网格长+X”社会治理三层闭环服务体系。与公安、消防、城管等部门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共享,更高效利用百余个视频点和热力图,提高街道监控指挥中心集成度,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监控。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关键,打造大整合、高共享、深应用的智能化平台——社会治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形成协调联动、化解矛盾、处突维稳、群防群治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