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放在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高度,统一谋划、统筹推进,聚焦破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突出问题,全面筑牢农村道路交通平安根基。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紧盯“牛鼻子”问题,善抓敢为,久久为功,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区农村道路伤人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34.3%,助力盐都区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区)。
从农村路口看变化
乡村振兴与安全同频共振
盐都区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2154.7公里,其中农村公路1543.2公里,路网密度列盐城市第一、江苏省前列。近年来,盐都区累计投入经费2亿余元,用于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盐都区成立了区、镇两级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交通管理,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交通事故深度复盘调查等制度不断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工程梯次铺开、高质量推进。
盐都公安分局大力推动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示范村建设,着力打通农村交通管理“最后一公里”。
在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文明交通理念已被纳入村规民约,随处可见交通安全宣传标语、海报,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每天都在村口路面开展工作。截至目前,盐都区已建成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12个,112名农村交通安全劝导员在交警的指导下开展劝导、宣传、隐患排查等工作。
在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无论在村头巷尾,还是在田间地头,“大喇叭”宣传入脑入心;“农家书屋”设置了交通安全报刊专柜,方便村民翻阅学习;村里的交通安全宣教室活动丰富多彩,时常挤满了人……像这样的交通安全示范村,盐都区已经建成15个,发挥了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的作用。
从“一老一小”看变化
田间地头滴灌文明理念
“交通安全校车真有趣,我想邀请同学们都来体验!”近日,在草房子乐园参观的三年级学生王慧开心地说。
草房子乐园位于盐都区学富镇中兴街道周伙村,是盐都公安分局和景区聚焦未成年人交通安全,在景区里联合打造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新基地。在景区西南角,一辆印满卡通图案的校车引人注目,孩子们在实景体验和寓教于乐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盐都区尚庄镇紧邻125、232省道,乡村道路、河道纵横交错,岔口多而密集。盐都公安分局组织警力走进尚庄镇塘桥村,针对农村“一老一小”群体,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都安全”交通互动体验区、“都听到”农村喇叭话交通、“都看见”戴盔亮尾服务区,接地气的交通安全主题活动让当地群众收获满满。
当前正值秋收时节,连日来,盐都公安分局组织警力深入田间地头宣讲交通安全知识,为农用车粘贴“被看见·更安全”反光标志,通过农村广播站大喇叭向在田间劳作的农村群众宣讲安全知识:拉载农作物时不超载、人货不混装,不在道路晾晒农作物……进一步提升了农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据介绍,2021年以来,在“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框架下,盐都公安分局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积极开展“路畅人安百村行”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大力推进“百警交通宣讲进百村”活动,先后组织警力走进百余个村(居)、企业、广场,举办宣传活动310余场次,受众达5万余人次,奖励兑现安全头盔2500余顶,切实将“知危险、会避险,安全文明出行”的理念带进美丽乡村。
从“减量控大”看变化
以问题为导向除隐患
今年7月,盐都公安分局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大数据分析发现,龙冈镇部分村口平交路口事故多、隐患大。他们迅速展开工作,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与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联动,采取绿化降高度、减密度、见亮度等方式立行立改。他们还推动交安委形成道路安全隐患“即排查-即交办-即整改-即验收”闭环工作机制,短短3个月时间,一批“五个一”标准路口改造完成,一组减速标志、一块反光凹镜、一组停车让行标识、一组“注意村庄”的警告标志、一段良好的停车视距让村民出行更安全。
“我们村不少岔路口安装了警示灯、反光镜、标识牌,解决了绿化遮挡问题,在临水路段增设了安全护栏,村民们行车走路更安心。重点隐患的‘小成本’治理,取得减少伤亡的‘大回报’,乡亲们‘盐途美’的平安感受更深了!”盐都区尚庄镇塘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克美说。
据统计,近3年来,盐都公安分局累计提请交安委挂牌、督办、整改重点隐患路段39处,依法查处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8.1万起,查处无牌无证、不戴头盔、酒后驾驶、超员超载等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58.2万起,盐都区农村道路由“通”到“畅”再到“好”,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