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射阳法院创新“三三制”系统推进执转破简繁分流工作
2022-09-26 08:55:00  来源:射阳县人民法院

  近年来,射阳法院主动融入地方高质量发展,把握市场主体内在需求,深入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执行年”1+4专项行动,积极创设执转破“三三制”,内涵式推动执破流转、繁简分流、轻重分离。2019年以来,该院移送“执转破”企业121家、立案受理103件,审结95件,清理执行积案1621件,辉山乳业牧业公司出售式重整案获评全省法院破产审判优秀案例,该院被确定为全省法院服务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系统思维,精准对接,畅通“执转破”三审机制 

  坚持高点站位,围绕年度倍增计划,建立健全“执转破”工作“周旬月”责任落实机制,源头上保障目标任务推进。

  一是强化预审筛查。坚持执破同责,常规执行推进与“执转破”案件信息筛查同部署同落实,执行局成立“执转破”筛查小组,明确一名副局长牵头负责,每周通报筛查工作成效。对涉执企业终本、终结案件以年度为单元有计划分阶段筛查,确保应筛尽筛,现已筛查完毕2018年以来终本、终结案件1649件。同时,将新收涉企执行案件及时过滤筛查,切实防止前清后积,做到减少存量、控制增量。

  二是强化初审甄别。分管执行工作院领导每旬牵头召开法官会议,研究讨论“执转破”筛查案件,按照“一案一表”模式,重点研判拟移送案件企业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前景、职工安置、财产处置现状以及风险评估等,确定相关涉执企业是否符合移送基础条件。特别是,重点审查债务人利用“执转破”程序实施“逃废债”行为,对5家企业“执转破”申请,严格标准,不予支持。

  三是强化会审流转。立、审、执三部门每月初定期会商,就“执转破”移送材料是否规范完善、立案受理是否符合条件以及后续处理等问题形成共识,尤其是根据债务确认、债权人数量、资产变现、职工安置等实际情况,及时确定将破产案审理程序标注“简单”“普通”和“疑难”三类,从而实现案件移收无缝对接、高效流转。

  契合实际,把握关键,设定“执转破”三简规则 

  坚持实事求是,切实避免程序空转和走程序,对事实清楚、债权债务关系明确、财产状况明晰的“执转破”案件一律简化审查,快速化解执行困局。

  一是简化受理程序。对于无财产可破的案件,执行局初审后直接移送立案,减少了原先交由商事审判部门30天审查期限,极大地提高了案件受理效率,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不同流程中的经办人重复阅卷、核查、听证等所耗时长,为案件整体办理时长节省了时间。2022年以来,执行局直接办理“执转破”案件15件,办结10件,60天内结案率达67%。

  二是简化管理人选任。对于无产可破或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的简单案件,相较于普通案件随机摇号、重大疑难案件竞争择优方式不同,采用以5个案件为一组,整体打包指定由一家破产管理人负责,既节约控制了管理人报酬支付,又便于统筹协调、集约管理。今年来,射阳法院已对20件简单破产强清案件分4批打包指定管理人,明确结案预期,每周督导各案推进情况,实现简案快结。

  三是简化破产流程。对于案情简单、债权清晰、争议不大的破产案件,积极并联破产事项,将立案、听证、破产告知、债权人会议、财产查控、程序终结、公告送达等环节时间性的要求有效压缩,可简化程序一律简化。该院对军亮纺织、苏福粮油、金昌机电等破产案件债权人在五人以下的,直接以谈话形式简化债权人会议的繁锁程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召开线上债权人会议,推行债权人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短信、微信等方式表决,加快了案件审理节奏,简案审理周期由2020年的151.91天缩短到目前的86.35天。

  聚焦难点,精耕细作,彰显“执转破”三重效应 

  坚持“一案一策”,个案差异化处理方式,妥善处理疑难复杂案件,凸显“执转破”机制功能,彰显案件价值导向。

  一是市场价值效应。针对当前土地要素资源对地方招商引资的牵制效应,射阳法院加强府院联通联动,在破产财产处置问题上,积极引导国有平台公司参与竞买,有效打破了资产变现“中梗阻”。在天河岛置业破产办理中,从立案至挂拍处置,该院仅用40天促成县农水集团以1.2亿元受让在建工程,展现了司法加速度,保障了黄沙港特色旅游小镇建设。2020年以来,该院已为比亚迪动力电池等8个招商项目用地精准保障供给,为地方释放闲置土地3710亩、腾空低效厂房76万平米,做到“政府有需、法院有应”,努力实现破产资产处置的市场价值最大化。

  二是司法裁判效应。准确把握难案要点,强化依法精准施策,将案件难点有效转化为审理亮点。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协同,成功处置了景欣装饰长期滞留厂区的27吨危化固废,及时消除了司法安全隐患。据此,射阳法院制定了破产案件企业危废排查处置流程办法,提升司法本质安全水平。加强与生态环保、行政审批部门协调,促成荣泽纺织排污权指标在省平台系统竞拍成交,溢价2.5倍,实现了我省破产审判中该项权利处置流程零的突破。加强前期摸排尽调,推动多元沟通协调,白龙粮油等2案一债会顺利通过了破产和解方案,让“病树”焕发新生机。

  三是社会认同效应。认真落实“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要求,制定12条司法措施,助企纾困,暖企安商。开展“商事审判进园区”活动,组织召开“执转破”工作暨典型案例新闻发布会等,定期向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报告破产审理工作,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执转破”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实现审判工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效益最大化。

江苏长安网 © 2012 版权所有

中共江苏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苏ICP备13051230号

Copyright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