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感化,推行“矫心教育”;真诚帮助,严格执法;真心关怀,刚柔并济……走进全面升级改造后的大丰、建湖等地社区矫正中心,“精细管理、精准矫治、精心帮扶”大字格外亮丽。
“无形高墙‘塑’新生,创新监管助回归。”盐城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洪家宁介绍。这是盐城统筹力量保障、科技支撑、阵地建设三大要素,高质量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社会化和智能化带来的变化。
社区矫正法颁布实施以来,市司法局突出“规范执法、分类管控、精准矫治、损害修复、智慧矫正”关键环节,全力打造社区矫正“盐城路径”,率先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刑事执行警务辅助队伍,率先研发引入社区矫正精准矫治智能系统,率先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推行社区矫正“一三三模式”,一系列率先举措推动社区矫正“整体重构”,亮点纷呈的社矫品牌在盐城叫响。
亮点一:多元参与社区矫正队伍不断壮大
“这是保证社工队伍稳定,对社工实行层级管理,层级与薪酬挂钩的结果。”盐城市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人介绍。
为加强社区矫正刑事执行警务辅助人员队伍建设,市司法局专门制定下发《关于构建社区矫正“一三三模式”推进全市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在6个省级、3个市级试点县(市、区)上下功夫,培育社区矫正执法体制机制创新“试验田”。
锚定打造过硬队伍,破解社工流失、男女比例失衡、人员断层、工作断档等难题。2021年3月,市司法局选择在大丰、建湖、滨海等地试点建立社区矫正刑事执行警务辅助人员队伍,成为全省社区矫正的一抹亮色。
各试点单位立足实际,完善警辅人员选聘机制,强化队伍业务培训,探索建立社矫安帮警辅队伍,市县两级将建立警务辅助队伍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完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机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9个县(市、区)增加员额106名,配备数达645名,实现社区矫正警务辅助队伍全覆盖。
按照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制定考核管理办法,打通进退通道,进一步激发警辅工作热情。培育形成以“七彩阳光”心理咨询师、盐城“鹤小司”“灌河情”律师助矫团等为代表的亮点做法,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全市社区矫正机构健全协作配合机制,打出一套推动社矫执法规范运行“组合拳”。聚集向阳社工服务社、义工联、“五老”志愿者、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开展“小班化”“一对一”“多对一”帮教活动,一支稳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力量,积极承接社区矫正多元化、全方位、菜单式的服务,使教育帮扶更加精准有效。
亮点二:多维教育社区矫正质效显著提升
“如果没有大家的关心帮助,我迈不过负面心理那道坎。”亭湖区社区矫正对象王学(化名)坦言。王学因聚众斗殴被判缓刑两年六个月,刚到司法所报到时,一声不吭,情绪低落。
亭湖区司法局社矫工作人员立即与社区党员干部联系,多次走访其父母,了解其性格、交往等情况,进行损害评估,并划分损害修复步骤。有针对的矫正方案,坚定了王学认真改造、尽早回归社会的信心,特别是参加义工服务,防疫值守、居家改造、普法宣传等,他从未落下。
“王学的转变,得益于社区矫正机构多维教育和用心帮扶,目前,越来越多的社区矫正对象洗心革面,踏上回归之路。”市司法局副局长王永忠认为,多维教育要有“软件”和“硬件”的支撑,更要有底蕴深厚的德法文化与红色基因叠加。
近年来,盐城市社矫机构高度重视分类教育、个别教育,聚焦精准矫治,专门组织研发RNR智能精准矫治系统,根据矫正对象性别、年龄、心理特点、健康状况、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情况,建立46类犯因性教育库、通适性教育库65项,近3000集视频。从结构性面谈、心理测评、风险评估、自动生成矫正方案、个性化教育资源匹配到自助学习考评督查,实现网上全流程精准化、专业化教育。
不仅如此,他们还推行社区矫正对象线上培训,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在线教育“云端学”,使用在线教育系统、腾讯会议等开展电话视频走访,关注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动态和工作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案矫正和分类管控,实现精准矫治最大化。
多维教育广泛用于实践,让法治和道德根植社矫对象心间,受益颇丰。亭湖实施“向阳花开”和“面向未来 重塑芳华”,东台构建“共护绿色 涵养生态”,大丰打造花海损害修复体验基地和帮扶基地,阜宁探索将“善文化”理念融入教育矫治全过程,盐都政法老干部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夕阳助矫”系列活动,帮助一批又一批社区矫正人员顺利融入社会。
亮点三:智慧赋能助推社区矫正换挡提速
“前期,我们为每个乡镇(街道)配备一台自助矫正机,智慧矫正提档升级,不仅为社区矫正对象办理请销假、提交思想汇报、开展自主学习等提供便利,同时也减少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丰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卞元英告诉记者。
智慧矫正插上科技创新翅膀。近年来,市司法局加快推进“智慧矫正中心”建设,建成集管理信息、监管定位、教育矫正、远程督察、应急指挥、场所安防“六位一体”的社区矫正监管指挥中心和一体化平台,并利用“互联网+”和手机APP,建设远程教育系统,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对象网上教育、督查制度,确保所有人员在管在控。
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场所功能设置,强化软硬件升级,配齐自助矫正机、移动执法终端等一批智能一体化设备,以现代信息技术撑起社区矫正监管和教育帮扶体系“钢筋铁骨”。